韦昭
即“韦曜”。
即“韦曜”。
1724—1777清安徽休宁人,字东原,一字慎修。因家计贫寒,年轻时曾做过商贩,又以教书为业,并就学于江永,深受其影响,奠定了日后学术基础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,为避仇家陷害至京师,结识当时名流王
学校名。清道光二十九年(1849)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天主堂徐家汇司铎在上海借光启社为校址,设读经班,收容难童十二人,施行教育。三十年,正式建校,名徐汇公学,亦称圣依纳爵公学。咸丰元年(1851)学生增至
西周王。姬姓,名辟方。周恭王之弟。一说懿王弟,名方。继懿王而立。曾任命非子为王室牧马,封于秦邑(今甘肃天水东北),后发展为秦国。
?—1646明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,字申葆,号八公。天启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崇祯时累迁礼部右侍郎。十五年(1642),进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预机务。次年,进《御览备边册》。因屡奏行钞法及增派“练
古国名。故地在今朝鲜半岛西南部,本马韩故地。传公元前18年由朱蒙子温祚创立,都慰礼城。公元四世纪后逐渐强大,与高丽、新罗鼎足争雄。隋开皇初,遣使来通好,文帝册封其王余昌为上开府、带方郡公、百济王。唐武
宋明间对官僚贵族子弟和有财有势者的称呼。王应奎《柳南随笔》卷五:“江阴汤廷尉《公余日录》云:‘明初闾里间称呼有二等:一曰秀,一曰郎。秀则故家右族,颖出之人,郎则微裔末流,群小之辈。’”如元末明初江南巨
即“明宣宗”。
官名。即郎中骑将,主骑郎。汉承秦置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郎中有车、户、骑三将,秩皆比千石。”东汉省。亦泛指骑兵将领。
水渠名。在唐河南道青州北海(今山东潍坊)。长安中,县令窦琰于故营丘城东北穿渠,引白浪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。
?—前255战国时人。秦昭王初年为谒者令。秦昭王三十六年(前271),奉昭王令使魏,私见魏之罪臣范雎,携其入秦。范雎相秦后,为谢其恩,向昭王力荐之。昭王四十一年,被任命为秦河东守,允其三年不上计。后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