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院长

院长

①唐代指御史台三院御史之为首者,分别主持三院院务,遂以其为御史之别称。见赵璘《因话录》卷五。②唐代拾遗之别称。③唐代翰林学士院之翰林学士承旨。《新唐书·沈传师传》:“召入翰林(院)为学士,改中书舍人。翰林缺承旨,次当传师,穆宗欲面命,(传师)辞曰:‘学士院长,参天子密议,次为宰相,臣自知必不能,愿治人一方,为陛下长养之。’因称疾出。”④宋代都城内辑事人。⑤书院之掌教。宋元书院之掌教曰山长,清乾隆三十年(1765)改山长为院长。至清末仍名山长。⑥清末新设内阁法制院及弼德院之长官,主管院事,简任,有副院长佐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庆

    1820—1902清山东蓬莱人,字祝三。咸丰三年(1853)随袁甲三镇压捻军。同治元年(1862)统率裁余临淮旧军三营,称毅军。七年升为湖南提督。次年,随左宗棠赴西北镇压陕甘回民起义。十三年调四川提督

  • 寮长

    见“寮民”。

  • 掌皮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周代置。掌制作皮革。

  • 十四经发挥

    书名。元滑寿撰。三卷。刊于至正元年(1341)。上卷为手足阴阳流注篇,统论经脉循行的规律;中卷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,论十四经脉(即十二经脉加督、任二脉)的循行;下卷为奇经八脉篇,论奇经八脉的循行。为论述

  • 仪驾

    清代皇后、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外所用车驾仪仗之通称。

  • 两淮盐场

    古代最大之盐场。分布于今江苏省东部沿海一带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,始置两淮盐运使司于扬州,管理两淮盐政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、淮北各盐场。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(1366)亦置两淮都转运盐使

  • 宇文宪

    544—578北朝时代郡武川(今内蒙古武川西)人,字毗贺突。宇文泰第五子。西魏恭帝元年(554),封安城郡公。北周初,历骠骑大将军、大将军。后除益州总管,益、宁、巴、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,镇蜀。时年十六

  • 武州塞

    又作武周塞。秦筑以备匈奴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以西至左云县一带。为秦、汉北边要塞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:元光二年(前133),匈奴“以十万骑入武州塞”,即此。著名的云冈石窟,开凿在此塞的东端。

  • 司仓

    ①官署名。(1)西魏、北周地官府置。掌辨九谷之物,管理粮仓,以量国用。长官为中大夫(一说为下大夫),置一员,下设下大夫、上士各一员,统舍人、司禄二上士,神仓、黍仓、稷仓、稻仓、豆仓、麦仓、米仓、盐仓、

  • 掖庭令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由永巷令改名。隶少府,有八丞。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,管理宫中诏狱,由宦者充任,侍从皇帝左右,权势颇重。属官有掖庭户卫、掖庭狱丞、少内啬夫、暴室丞、暴室啬夫等。东汉沿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