闵洪学
明浙江乌程(今湖州)人,字会泉。万历进士。累迁佥都御史,巡抚云南。天启二年(1622)参与平定贵州安邦彦之役。崇祯三年(1630)晋左都御史。四年又因克贵阳功擢吏部尚书。次年免职归。
明浙江乌程(今湖州)人,字会泉。万历进士。累迁佥都御史,巡抚云南。天启二年(1622)参与平定贵州安邦彦之役。崇祯三年(1630)晋左都御史。四年又因克贵阳功擢吏部尚书。次年免职归。
田租名。据新疆吐鲁番北朝时高昌墓葬出土文书,为农户向政府缴纳的田租,区别于寺院和僧尼集团。中国古代僧道寺观一般不承担租课任务,高昌地区的课租分僧俗两类,则体现其地方特色。
南诏大长和国恭惠帝郑隆亶年号(927)。
商代晚期青铜器群。1957年以来先后于山西石楼县下庄峁、二郎坡、后兰家沟、桃花庄、义牒、会坪、萧家塌、南沟村、褚家峪、曹家垣等地发现青铜器多件。主要有鼎、甗、簋、斝、觚、觥、卣、盘、壶、匕、锋形器等,
?—1479亦译伯格哷逊、伯革赞等。明代畏兀儿近族乜克力部人。有智术,善用兵。成化六年(1470),率部自哈密以北迁居河套(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)。十一年,嫁女于满都鲁,立之为汗,自称太师。专擅事权,
即“女馆”。
1824—1902清浙江嘉兴人,字子密,别字保顺,晚号闲静老人。拔贡出身。咸丰十年(1860)充军机章京。次年被曾国藩调赴安庆襄办营务,镇压太平军,保加五品卿衔。同治五年(1866)随湘军镇压捻军,赏
原是道教奉为护法监坛之神。后被信奉道教之帝王封为管理道教寺庙之官员,如明朝设有道官,称“灵官”。在閤阜山(今江西樟树市东)、三茅山(今江苏句容东南)之道观各设置一员,正八品。
?—716唐时后突厥第二代可汗。公元691—716年在位。“默”又作“墨”。骨咄禄之弟。骨咄禄病卒,其子尚幼,自立为可汗。以郁督军山为北庭,黑沙为南庭,拓境四方,连岁攻唐。武则天封以迁善可汗,又册为颉
见“柳中”。
亦作辛垣衍。战国时人。仕魏,为客将军。魏安釐王十九年(前258),秦围赵邯郸(今属河北),魏遣晋鄙救赵,畏秦,屯兵荡阴(今河南汤阴)不进。魏安釐王派他偷入邯郸,劝说赵孝成王尊秦昭王为帝以乞退兵,被鲁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