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四川境内羌人之一。分布在今四川茂县北部。其名称偶见宋代记载。宣德二年(1427)左右,都督陈怀、指挥蒋贵征讨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时,曾连带被镇压。万历元年(1573),复围茂州,时值都掌蛮起事失败,因
明忠臣祠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朱元璋率军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康郎山激战,大破友谅,吴将丁普郎、张志雄、韩成等三十六人战死。次年,元璋命在康郎山建祠奉祀之。
晋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,以昭陵县改名。治今湖南邵阳市。属邵陵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,并入邵阳县。
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左传》桓公八年(前704):“楚子合诸侯于沈鹿”,即此。
25—58东汉光武帝刘秀长子。母郭后。建武二年(26),立为皇太子。十七年,因郭后见废,心不自安,屡次请让太子位。十九年,改封东海王。光武帝以其无过而废,优礼颇厚,令兼食鲁郡,合二十九县。卒谥恭王。
?—前61西汉昌邑(今山东巨野东南)人。曾为昌邑王郎,因坐法腐刑,为暴室啬夫。宣帝养育宫中时,曾与之同舍居。掖庭令张贺劝他以女嫁宣帝。后其女立为皇后,得封为昌成君。地节三年(前67)封平恩侯,位特进。
宋代官员役卒随身、傔人合称。宰相、执政、使相至正任刺史以上有随身,其余官员给傔人。元朝秘史书名。原名《蒙古秘史》,明人误译称《元朝秘史》,亦称《元秘史》。撰者不详。现流传有十五卷本和十二卷本两种。是中
周代称分封的诸侯国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以九仪辨诸侯之命,等诸臣之爵,以同邦国之礼,而待其宾客。”
156—236三国时济阴定陶(今属山东)人,字公仁。举孝廉,除郡县守令。初从袁绍,被谗出走,为张杨所留。曾说杨与曹操通,又说操奉汉献帝自洛阳都许(今河南许昌东)。东汉建安三年(198),为河南尹。从操
南宋抚州金溪(今属江西)人,字子美。因讲学梭山,号梭山居士。隐居不仕。与弟九龄、九渊并称“三陆”。全祖望谓:“三陆子之学,梭山启之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五十七)。为学“以切于日用者为要”,强调在日常生活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