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中名胜记
书名。明曹学佺著。三十卷。按学佺所著,本无此书之名。此书乃万历四十六年(1618)同郡福清(今属福建)人林茂之摘其《蜀中广记》中“名胜”一门,刻之南京,而钟惺为之序。分《川西道》、《上川南道》、《下川南道》、《上川东道》、《遵义道》、《下川东道》、《川北道》七道,叙述四川各府、州、县沿革、山水胜迹,并征引前人诗文,以为佐证。征引浩博,记述详赡,可作研究四川历史地理的参考。
书名。明曹学佺著。三十卷。按学佺所著,本无此书之名。此书乃万历四十六年(1618)同郡福清(今属福建)人林茂之摘其《蜀中广记》中“名胜”一门,刻之南京,而钟惺为之序。分《川西道》、《上川南道》、《下川南道》、《上川东道》、《遵义道》、《下川东道》、《川北道》七道,叙述四川各府、州、县沿革、山水胜迹,并征引前人诗文,以为佐证。征引浩博,记述详赡,可作研究四川历史地理的参考。
?—1122辽后族。天祚帝萧后兄。天祚帝即位,累官枢密使。保大元年(1121),告发文妃妹夫耶律余睹与驸马萧昱谋立晋王敖鲁斡,文妃及萧昱被处死,余睹叛辽降金,引金兵来攻。他献策杀晋王。次年,从天祚帝亡
?—209东汉末山阳高平(今山东邹城西南)人。荆州牧刘表长子。初甚受宠爱,后其弟琮娶表后妻蔡氏之侄,遂为表妻弟蔡瑁、外甥张允所毁。因不自安,乃向诸葛亮问计,亮教之求为江夏太守。后表病重,省疾时,允等恐
书名。(1)南朝梁谢贞撰。一百卷。记南朝梁代史事。已佚。(2)南朝梁谢昊撰。四十九卷。已佚。(3)隋谢灵撰。三十四卷。已佚。(4)唐姚思廉撰。五十六卷。纪传体。包括本纪六卷,列传五十卷。贞观十年(63
?—1389明庐州巢县(今安徽巢湖)人,字百川。俞通海弟。嗣兄官,为中书省平章政事。从徐达北伐,攻城皆先登。洪武三年(1370)封南安侯,屡立战功。督江南豪民屯田凤阳。二十二年诏还乡,未行而卒。次年追
?—约580北朝时泰山巨平(今山东泰安西南)人,字信卿。少好读书,以玄学知名。北魏孝昌四年(528),堂兄泰山太守羊侃据郡降梁,乃奔洛阳告发,然不愿受赏。弱冠时被辟为州主簿。入齐,累官左右户部郎中、阳
亦作楼撕。古代城防设施。城墙四角望敌之小高楼。磿,楼之异名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城四面四隅皆为高磿,使重室子居其上候适(敌)。”又“凡守围城之法,城厚以高,壕池深以广,
北宋置。在今河南灵宝市阌乡西。以地居潼关之东得名。当豫、陕交通要道。《元丰九域志》陕州阌乡县、《金史·地理志》陕州灵宝县皆领关东镇。
战国时官吏于年终将政绩分门别类书于木卷之上,呈报国君,国君据此示以奖惩,此木卷称计书。《商君书·禁使》:“十二月而计书以定,事以一岁别计,而主以一听。”
亦称百姓日用即道,明泰州学派王艮之学说。本于《周易·系辞》:君子之道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说。认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,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。吃饭穿衣等基本物质生活要求即其首要内容。进而以百姓日用作为检证
官署名。金代置。属太府监。掌酿造御酒及支用诸色酒醴。设使、副使领坊事,秩从八品、正九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