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州
唐贞观八年(634)以南恭州改名,取州东蒙山为名。治立山县(今蒙山县东南古眉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蒙山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蒙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并入昭州。
唐贞观八年(634)以南恭州改名,取州东蒙山为名。治立山县(今蒙山县东南古眉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蒙山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蒙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并入昭州。
1613—1682明末清初苏州昆山(今属江苏)人,初名绛,字忠清。清兵陷南京后改名炎武,字宁人,因避人陷害,曾化名蒋山傭。居亭林镇,学者尊称亭林先生。明季诸生。少时加入复社,阅读邸报,留心经世之务。二
篇名。近人章炳麟著。原为《儒术真论》之附录。光绪二十五(1899)发表于《清议报》。自称“不知原始,不能反终,故列《菌说》”。从细菌分析入手,考察生命、物种和人类起源与进化。认为细胞为“生命之本”,“
明清时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凭证。又称汇条。行于明中叶后。由钱铺、银号或富商发行,可在一地交款领票,到另一地向其分庄或联号凭票兑取款项。便利远行经商,后渐在市场上流通,具有钞票职能。清中叶后渐废。
即“小人①”。
明代税课之一。即饷税中根据商船之广狭所征之税,其税出自船主。万历三年(1575)《东西洋船水饷等第规则》定:西洋船,面宽一丈六尺,每尺抽征银五两,船面每增一尺,加银五钱,至二丈六尺以上者,每尺可抽银十
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和传教士的事件。由于外国侵略势力利用、包庇教会和传教士,这些事件也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斗争的组成部分。外国教士在来华传教过程中企图改变中国礼俗,并以不平等条
452-502南北朝时辽东襄平(今辽宁辽阳)人。少有武力,初随父南奔,仕齐,历官马头太守、徐州刺史裴叔业司马。永元二年(500),叔业降魏,以参与其谋,授齐州刺史。滥杀图谋叛者,其部曲又扰民,百姓苦之
北宋相州安阳(今属河南)人,字希元。以荫为三班奉职,历监平乡县酒税、府州兵马监押。为青淄路都监,曾出使契丹。湖北“北江蛮”彭仕羲起事时,为湖北钤辖兼知辰州,击降之。累迁邕州观察使,历邠宁环庆路副都总管
建筑构造方法。即举折,清代称举架。建筑每一步架为一举,由下而上按规定逐渐增加举高(即该步架屋顶升高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例)以确定屋顶的坡度和曲度,脊步不得超过九举。
1604—1677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,原名道永,字非玄,入清后改名確,字乾初。与黄宗羲等同学于刘宗周。明亡后,请削儒籍,持节不仕,居家讲学,奉慎独说,躬行实践。其学无所瞻顾,不囿成说,多惊世骇俗之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