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光阁
位于北京西苑(今中南海),始建于明,明武宗筑台阅骑射,称平台。后废台改建紫光阁。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重修,绘功臣图,刻御制诗置阁内。四十一年在廊内绘平定伊犁、回部、大小金川图。阁前为阅试武进士骑射之所,邀宴功臣、王公宗室及外藩使节在阁后武成殿举行。同治年间,清政府在此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。
位于北京西苑(今中南海),始建于明,明武宗筑台阅骑射,称平台。后废台改建紫光阁。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重修,绘功臣图,刻御制诗置阁内。四十一年在廊内绘平定伊犁、回部、大小金川图。阁前为阅试武进士骑射之所,邀宴功臣、王公宗室及外藩使节在阁后武成殿举行。同治年间,清政府在此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。
1648—1711清浙江余姚人,字允斯,一字念鲁。少补诸生,屡试不第。后主讲姚江书院十余年,以授徒为生,终老乡里。曾受业于黄宗羲,传其文献之学。论学主于经世。斥宋明诸儒空言心性之非,以为经学即理学,并
?—前21汉宣帝子。甘露二年(前52)立为东平王。后交通奸猾,数犯法。成帝时入朝,上疏求诸子及《太史公书》。大将军王凤以为诸子书反经术,非圣人,《太史公书》有战国纵横权术,皆不宜付诸侯王。成帝遂不与。
?—1857清湖北兴国(今阳新)人,亦名定山,字竹坡。道光武进士。由广西桂林营游击,升任贵州镇远镇总兵。道光三十年(1850)在湘镇压李元发起义。咸丰元年(1851)率贵州、云南兵将赴广西参加镇压太平
官名。门下省次官。十六国北凉置。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)至肃宗乾元元年(758),以及代宗大历二年(767)以后迄于五代,皆为“黄门侍郎”之改名,常加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衔为宰相。辽代为南面朝官。宋初
书名。清张之洞撰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刊行。分内外两篇。内篇凡九节,曰同心、教忠、明纲、知类、宗经、正权、循序、守约、去毒,重在务“本”而正人心;外篇凡十五节,曰益智、游学、设学、学制、广译、阅报
?—551北齐时人,字绍远。拓跋晃之玄孙。父元弼济阴王爵号为叔父、尚书仆射元丽所夺。建义元年(528),乃上诉复爵。东魏时累迁司空、太尉,领中书监,录尚书事。时丞相高澄有不臣之迹,乃以曹操、司马懿之心
即“田单”。
见“交钞提举司”。
官名。唐代禁军右神威军统兵长官。贞元三年(787)改殿前右射生军为右神威军而置,二人,正三品,元和三年(808)罢。辽亦置,为加官。
历(曆)史体名。史官逐日撰写有关朝政事务的史册。唐永贞元年(805),始令史官撰写。宋秘书省有日历所,著作郎、著作佐郎掌修。其法以时政记、起居注与诸司之关报,会集修撰。铨次其事,排以日、月,故名。历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