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秦长城

秦长城

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长城。主要有两条:(1)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秦昭王时“杀义渠戎王于甘泉,遂起兵伐残义渠,于是秦有陇西、北地、上郡,筑长城以拒胡”。此条长城走向,首起临洮(今甘肃岷县)西,沿洮水东岸北上,经今甘肃临洮,渭源北境而东北行,再经今宁夏西吉、固原、彭阳,甘肃镇原、环县、华池,陕西吴旗,达今陕西志丹北,复至吴旗东。由此分成两支:一支经今陕西绥德折向西北,至于秦上郡治所肤施(今陕西榆林东南);一支经今陕西靖边、神木进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,继向东北行,止于托克托境西南黄河岸边。经实地考察,在今甘肃临洮与渭源、宁夏固原、内蒙古准格尔旗等地,其遗址依然可见,系夯土构筑,因地制宜,长城内侧附近还发现多处城址与烽火台等遗迹。(2)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记秦简公七年(前408)“堑洛,城重泉”。学者或以为“堑洛”是在洛河侧畔的平地上修筑长城。堑洛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东南,向东北越渭河,循洛河右岸西北行,至今蒲城东南境,越洛河北上,至今大荔长城村,再越洛河向西北行,进入今白水西北境。今蒲城境内洛河右岸的前、后阿坡村间有此条长城遗迹,夯土筑,南北向,残长324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唐近事

    书名。北宋郑文宝撰。二卷,一作一卷。书成于太平兴国二年(977)。文宝为南唐旧臣,以故国史籍多毁于兵火,因复采集旧闻,缀成此编。记五代后晋天福二年(937)至北宋开宝八年(975)南唐李氏三主四十年杂

  • 崔与之

    1158—1239南宋广州增城(今属广东)人,字正子。绍熙进士。为官有治绩,特授广西提点刑狱。嘉定中,权发遣扬州事、主管淮东安抚司事,疏浚扬州城濠,并凭借滁县险要形势,创立五寨,组织忠义民兵抗金,金人

  • 张翥

    1287—1368元晋宁(今山西临汾)人,字仲举,号蜕庵先生。父为吏,随元军攻宋,留居江南。他从安仁儒者李存研习陆九渊之学;又从杭州仇远学诗。延祐间北返故里,应试不中。至正初,被召为国子助教,寻退居淮

  • 诈伪律

    唐律第九篇名。即关于伪造凭证及欺诈行为的刑法。如伪造皇帝宝玺,伪写官文书印,伪写宫殿门符;诈伪诏书,诈假得官,诈伪及改窜官文书,妄认良人为奴婢或部曲,诈伪瑞应,诈乘驿马,诈病及死伤等,皆受相应刑罚。共

  • 知宗

    宋代知宗正司事的简称。

  • 赵晔

    东汉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字长君。少为县吏。后弃职,专心向学,诣杜抚受《韩诗》,积二十年。州召补从事,不就。卒于家。著《吴越春秋》、《诗细历神渊》。蔡邕以为《诗细》长于《论衡》,传之京师,为学者诵

  • 南修武县

    见“修武县”。

  • 题名录

    见“登科录”。

  • 王登

    战国初人。赵襄子时为中牟(今河南鹤壁西)令。据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他曾一日内向赵襄子推荐中章、胥已二人为中大夫,并予之田宅。使当时中牟人见有利可图,相率“弃其田耘,卖宅圃,而随文学者邑之半”。一说王

  • 燕简公

    ①(?—前493)春秋时燕国国君。继平公即位。公元前504—前493年在位。死后由献公继位。②(?—前373)战国时燕国国君。公元前414—前373年在位。名失传。时燕国势较弱,屡受齐师侵伐。燕简公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