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法
官名。金代设于枢密院、三司、大理寺、登闻鼓院、登闻检院及司、府等官属,掌律令格式,审断刑名。设二至三员,秩从八品。明昌五年(1194)规定,女真知法从省院台部统军司令史、书史内,年五十以下者选充。
官名。金代设于枢密院、三司、大理寺、登闻鼓院、登闻检院及司、府等官属,掌律令格式,审断刑名。设二至三员,秩从八品。明昌五年(1194)规定,女真知法从省院台部统军司令史、书史内,年五十以下者选充。
清末革命军事团体。宣统三年九月(1911.11)在上海成立,宗旨为“扫除满虏专制,造成共和政体”,成员皆为曾受中等以上教育之青年学生。十一月编练成军,转赴杭州驻扎训练。
土司名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)置,长官何姓。隶贵州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西龙田乡。经八传至顺治十五年(1658)附清,与周氏轮流掌管印信等事。
?—501北魏宗室。字永寿,一作思永。孝文帝长弟。封咸阳王。加侍中、骠骑大将军。后除司州牧。赞同改鲜卑语。及宣武帝立,受遗诏辅政,为宰辅之首。骄奢贪淫,不亲政务。后帝亲政,削其权,乃欲废帝自立,因谋泄
科场称谓。宋代科举礼部试第一名。亦称省魁。开宝八年(975),殿试礼部奏名举人,重定名次,始与状元有别。殿试唱名时,如过第三次尚未呼及,可越众声明,虽成绩在下等,亦可升甲,或升至第一甲。若皇帝因丧停殿
为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而制订之防火法令。始于春秋战国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修火宪,敬(警)山泽林薮积草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修火宪,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(蔬)。”此项法令由虞师贯彻执行。
清内蒙古部名。明属察哈尔。崇德二年(1637)附归清朝。六年,设右翼旗。顺治三年(1646)复设左翼旗。嘉庆间,右翼旗有佐领二十一,左翼旗有佐领九。牧地约当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。隶锡林郭勒盟。
①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掌祭祀之政令。②西魏、北周“典祀中大夫”省称。掌祭祀事务。
苗族支系。因衣尚白而得名。居贵州贵定、龙里、长顺、都匀、黔西、关岭等地。其服饰白衣短仅及膝,男子科头赤足,妇人盘髻长簪。其俗如跳月、斗牛多与其他苗族支系相似。
清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(1898.11.4)天津地方当局与日本驻天津领事在天津签订。共九款,另附“续立文凭”。内容有中国在租界内自筑道路,归两国共管;船只所载货物照章在税关、厘卡查验;日本商人不得
古邑名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,临洧水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七年(前574):“公会尹武公、单襄公及诸侯伐郑,自戏童至于曲洧”,即此。西汉置新汲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