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仙客
675—742
唐泾州鹑觚(今甘肃灵台)人。初为县小吏,累迁河西节度判官,后代萧嵩为节度使。清勤不倦,仓库积实,器械精锐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,任工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三品知门下省事。既居相位,独善其身,与时沉浮,百司有所咨决,不敢可否,但曰“依令式”。宦官高力士因称其为胥吏,非宰相之器。又封豳国公,进侍中,兼兵部尚书,与李林甫对掌文武选事。
唐泾州鹑觚(今甘肃灵台)人。初为县小吏,累迁河西节度判官,后代萧嵩为节度使。清勤不倦,仓库积实,器械精锐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,任工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三品知门下省事。既居相位,独善其身,与时沉浮,百司有所咨决,不敢可否,但曰“依令式”。宦官高力士因称其为胥吏,非宰相之器。又封豳国公,进侍中,兼兵部尚书,与李林甫对掌文武选事。
麹氏高昌赋税项目。据新疆吐鲁番北朝时高昌墓葬出土文书,按民户土地所征纳的麦、粟等谷物称大调,而按丁男所征收的柴薪等称小调。
勋阶称号。明置,以授正二品文官*再考称职者授予。
唐至德二载(757)改同安县置。治今安徽桐城市东南。属舒州。宋末移治今枞阳县,后又曾移治贵池市西南李阳河,元移今桐城市治。南宋属安庆府,元属安庆路。明、清属安庆府。
?—663唐蒲州河东(今山西永济西)人。举进士。贞观三年(629),在秘书内省协助颜师古、孔颖达等修撰《隋书》,书成,升著作佐郎兼修国史。与许敬宗同修高祖、太宗《实录》。后迁太子司议郎。十八年,与令狐
算学术语。经分在宋元的名称。见“经分”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。相传为少昊之墟,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周武王“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,是为鲁公”。周公不就封,留佐武王。成王时,周公“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”。《左传》定公四年(前506):子鱼曰
明清科道官的简称,亦指科、道两衙门。详“科道官”。
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《诗·邶风·泉水》:“思须与漕”,即此。
舆服制度。皇帝颁赐紫色官服。唐代官员章服皆依散官品秩而定,三品以上服紫,四品、五品服绯,六品、七品服绿,八品、九品服青。特殊情况下,京官散阶未及三品者可以赐紫,未及五品者可以赐绯,以示尊宠。赐绯、紫者
即“外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