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考试用语。指科举考试中同科考中的人。
1189—1246金末北京(治今内蒙古宁城西)人,字毅英。署军都统。元太祖六年(1211),降蒙古,隶木华黎麾下,从攻兴中、广宁、邢、相、鄜、坊等府州。十六年,授隰、吉二州长官。十七年,隰州为金克复,
1052—1125宋卫州(治今河南卫辉)人,字方回。宋太祖贺皇后五代族孙。熙宁中恩授右班殿直,监军器库门。元祐六年(1091),以李清臣、苏轼等荐,改入文资,易承事郎,监北岳庙。徽宗立,始为泗州通判,
支或作友,又称子州支伯。相传为尧、舜时贤人。尧和舜先后欲以天下让之,称病不受,后隐去。见《庄子·让王》。
使职名。东宫监牧使简称。唐时,置于原州(今宁夏固原)城内,掌隶属东宫陇右九监牧,安史乱后渐废。
记载历史世系的史表。只记世次,不记年代。司马迁作《史记》,因从黄帝到西周共和的年代已不可考,仅将世承关系列表,名曰《三代世表》(实为五帝三代世表)。
佛寺名。元武宗至大元年(1308)始建于大都(今北京)城南。初设规运提点所(改都总管府,升隆禧院),后改隆禧总管府以领之。下辖福元营缮司及平松等处福元田赋提举司。内设武宗及二后影堂。
清末资政院议员。宣统二年(1910)选定,共九十八人(定额一百人)。由皇帝从年满三十岁以上的宗室王公世爵、满汉世爵、外藩王公世爵、各部院衙门官员、硕学通儒、纳税多额者六类候选人中钦定。掌参与资政院议案
阶官名。金代置,为内侍阶官,属二十五阶之最末一阶,秩从九品下。元沿置,属十四阶之末阶,从八品。
宋时生产漆的专业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