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灵渠

灵渠

原名澪渠,亦作零渠或秦凿渠,后又名湘桂运河或兴安运河。在广西兴安县境内,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之一。秦始皇为统一岭南,因转运粮秣需要,命史禄兴修,以沟通湘、漓二水,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。全长34公里。工程主要分南渠、北渠、斗门、堰坝等。南渠占总水量十分之三,而注于漓江;北渠占总水量十分之七,而汇于湘江,故有“三分漓水七分湘”之说;斗门(或作陡门),是建在南、北渠上一种集中比降、提高水位的设施。历代屡有改建。唐代有十八座,宋代增至三十六座,清代则为三十二座。顺次启闭,增高水位,可使行船越过高地。既便舟楫,又利灌溉,为船闸的先导,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。堰坝是建在渠道里的一种拦河蓄水,引流入沟灌田的设施,与今堰坝结构相似。秦汉以后,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,大多取道于此。近代因公路、铁路的修筑,航道的作用逐渐消失,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。1949年前年久失修,堤坝崩塌,渠道淤塞。建国后不仅把灵渠原有的堰坝、堰沟修复加固,而且新建许多水渠、水库和水电站,灌溉面积也从二千一百多亩扩大到三万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尔会河之役

    清军与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间的战役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六月,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土谢图汗为名,率军二万越呼伦池而南,进至索岳尔济山附近,旋在乌尔会河(即乌拉桂河)一带与清军遭遇,噶尔丹布弓形阵,配以

  • 宇文之邵

    1029—1082北宋汉州绵竹(今属四川)人,字公南。举进士,为文州曲水令。神宗即位求言,上疏论得失,不用。以太子中允退居十五年而终。其志行学识为司马光、范镇所推许。

  • 重馆

   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。春秋鲁地,《左传》僖公三十一年(前629),“取济西田,分曹地也。使臧文仲往,宿于重馆”,即此。

  • 侍御医

    官名。隋代门下省尚药局置四员,正七品上;大业三年(607)改隶殿内省。唐代殿中省尚药局沿置,四员,从六品上,掌宫内供奉诊候。

  • 永定河志

    书名。清李逢永昌通宝亨撰,成书于嘉庆二十年(1815)。正文三十二卷。全书除前两册记录清前期几个皇帝关于永定河治理的谕旨和诗文外,有绘图、集考、工程、经费、建置、职官、奏议及附录等八个门类。记述永定河

  • 孔光

    前65一后5西汉曲阜(今属山东)人,字子夏。孔子十四世孙。初以明经举议郎。成帝时举博士,以高第为尚书。转仆射、尚书令。迁诸吏光禄大夫、给事中。后为光禄勋。凡典枢机十余年,守法度,修故事。与家人燕语,终

  • 呼延王

    匈奴诸王。呼衍氏。(1)西汉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大臣左伊秩訾王之兄,其二女为呼韩邪单于阏氏。(2)东汉北匈奴诸王,所统部落活动地区在今新疆东北部天山山脉东段一带。永平十六年(73),被窦固击败于天山;次年

  • 傅清

    ?—1750清满洲镶黄旗人,富察氏。乾隆九年(1744)奉命以副都统衔入藏总理藏务。曾与郡王颇罗鼐共同监视准噶尔首领至藏礼佛活动。十二年,颇罗鼐子珠尔默特·那木札勒袭爵主事后,又协助办理戍兵要隘防准噶

  • 内府营

    见“内营”。

  • 遵顼

    即“夏神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