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东郡
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)分长沙郡东部置。以处湘水之东得名,治酃县(今衡阳市湘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洣水流域、耒水下游以及常宁市地。西晋以后略有扩大,西部至今湘江以西的蒸水下游。东晋太元二十年(395)移治临烝县(今衡阳市)。南朝齐辖境又扩大至蒸水上、中游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吴、西晋永嘉前属荆州,永嘉后至南朝陈属湘州。梁元帝曾被封为湘东王。
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)分长沙郡东部置。以处湘水之东得名,治酃县(今衡阳市湘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洣水流域、耒水下游以及常宁市地。西晋以后略有扩大,西部至今湘江以西的蒸水下游。东晋太元二十年(395)移治临烝县(今衡阳市)。南朝齐辖境又扩大至蒸水上、中游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吴、西晋永嘉前属荆州,永嘉后至南朝陈属湘州。梁元帝曾被封为湘东王。
①即“疏勒”。②见《元史·耶律希亮传》。一作可失哈耳、可失哈儿、乞失哈里、合失合儿(《元史》)、哈实哈儿(《明史》)、哈失哈(《西域行程记》)等。即今新疆喀什市。
476—542一作昙峦。南北朝时雁门(治今山西代县)人。少年出家,初研四谛之性并注解《大集经》。后因病改学道家方术,“欲以长生之道,究佛教之蕴”。梁大通年间在江南结识道士陶弘景,得《仙经》十卷,欲寻名
官名。节度使属官。唐代或以亲王遥领节度使,副大使知节度事者为正节度,别置副使一人,位行军司马下、判官上,又有同节度副使十人。宋代多用于安置贬谪官员,无职掌。辽代置,称某州某军节度副使。金代诸节镇置一员
①清雍正五年(1727)和俄国签订《恰克图条约》后,以恰克图旧市街归俄。于其南边界内别建新市街,称为买卖城,是当时中俄交往通商要地,库伦办事大臣所属驻扎恰克图司员即驻于此。即今蒙古国阿尔丹布拉克。②旧
匈奴官名。有左右之别。位在诸王、大将、大都尉、大当户之下,为辅助单于处理政事之异姓大臣,拥有部众、军队。
1481—1507明宗室。宪宗第八子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)封雍王,弘治十二年(1499)就藩衡州(今湖南衡阳)。卒谥靖。无子,封国除。
书名。法国耶稣会教士蒋友仁于清乾隆九年(1744)来华,曾向清高宗进献所绘世界地图,名为《坤舆全图》。后由当时参加过文字润色的钱大昕以《地球图说》为名加以印行。一卷。是书认为地圆如球,故大地全图,作两
书名。北宋王溥撰。一百卷。唐苏冕曾编辑高祖至德宗九朝史事,为《会要》四十卷。大中七年(853),崔铉、杨绍复等又奉诏编辑德宗以来事,为《续会要》四十卷。溥因两家原本,复采宣宗至唐末事续之,撰成此书,于
即“也儿的石河”。
即“秦哀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