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东道
①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东道,简称江东道。参见“江南东道”。②元至元十二年(1275),置江东道宣抚司。十四年,改宣慰司。治建康路(治今江苏南京市)。大德三年(1299)罢。
①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东道,简称江东道。参见“江南东道”。②元至元十二年(1275),置江东道宣抚司。十四年,改宣慰司。治建康路(治今江苏南京市)。大德三年(1299)罢。
篇名。北宋张载著。原为《正蒙·乾称》的一部分。据说张氏曾将其书写于学堂西窗,题为《订顽》,后由程颐改题为《西铭》。旨在论述在儒家伦理范围内的天人一体,天地万物之间均有内在联系。提出“民胞物与”思想,阐
煤的古名之一。始见于《山海经》。《西山经·西次二经》:“女床之山,其阳多赤铜,其阴多石涅。”《中山经·中次九经》:“女几之山,其上多石涅”;“风雨之山,其上多白金,其下多石涅”。凡三见。
古族名。唐时分布于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及榕江、雷山、台江等县。因其首领谢氏地在西谢之东,故名。贞观三年(629),首领谢元深入朝,以其地置应州,元深为刺史,隶黔州都督府。居民从事畲田耕作。散居山谷,依
官署名。西晋置,属御史台。掌监察京畿以外诸军府长官。设侍御史掌其事。东晋,南朝宋、南齐沿置。梁、陈不详。
1031—1110北宋常州宜兴(今属江苏)人,字季隐。少从学于胡瑗,颇见推重。嘉祐进士。不就官,独留心于吴中水利。尝独乘小舟,往来于苏、常、湖州之间,凡一沟一渎,无不周览其源流,考究其形势,历三十余年
西汉置。治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属汶山郡,地节三年(前67)后属蜀郡。西晋元康八年(298)后废。
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柳州路置。治马平县(今柳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、三江、融安、融水、罗城、柳城、柳江、象州、武宣、来宾、上林、宾阳等市、县地。属广西省。清雍正间,上林、宾阳等县分属思恩府,武
官名。周置,掌收藏典籍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孔子西藏书于周室。子路谋曰:‘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,免而归居,夫子欲藏书,则试往因焉。’”成玄英疏:“为周征藏史,犹今之秘书官,职典坟籍。”
官名。省称兵部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夏官府兵部长官,正五命,掌全国军政。下设小兵部下大夫,小兵部上士以佐其职。领武环率下大夫、武候率下大夫、司固上士、司火中士、司辰中士等属。北周沿置。建德二年(
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凡京官司员、外官道府以下定为调缺官员,皆准各衙门保送,或本部门调补。由各该主管官员引见补授。如户部三库、工部二库郎中、员外郎等皆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