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李忠节公奏议

李忠节公奏议

书名。清李秉衡撰。十六卷。李氏为晚清封疆大吏,在山东多年。是书所记奏议大部分系山东巡抚任内所上,论及德国、日本入侵文字不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弃苏农

    即“松赞干布”。

  • 沙克都林扎布

    ?—1897清满洲正白旗人,岱箥罗氏。咸丰六年(1856)承袭骑都尉世职。同治三年(1864)随陕甘总督都兴阿镇压陕甘回民起义。后在直隶参与防堵太平军、捻军。旋调赴新疆,帮同署伊犁将军荣全收复伊犁。光

  • 大汉

    ①五代前蜀通正元年(916),高祖王建改国号为大汉。次年,改年号天汉。旋仍称蜀。②金末张鲸年号(1214)。

  • 萧用道

    1358—1412明江西泰和人,字坦行。建文中以才德举,选任靖江王府长史。召入翰林,修《类要》。燕兵渡淮,上书指斥权臣误国。永乐初预修《太祖实录》。改右长史,从靖江王之藩桂林,作《端礼》、《体仁》、《

  • 郑成功传

    书名。清匪石撰。十七节。资料大半依据日本书籍如《郑成功》、《台湾郑氏记事》、《郑成功传碑》、《野史台湾传》,以及申报馆《台湾外纪》、黄澄《泣闽录》等。叙述明末时势,郑成功的幼年及其起兵抗清、收复台湾,

  • 川北道

    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。驻保宁府(治今阆中县)。辖保宁、顺庆、潼川三府。参见“川西道”。

  • 隋大业略记

    书名。唐赵毅撰。三卷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

  • 实录馆

    明清各代例开之修书馆。自唐代始,每一皇帝死后,新皇帝例敕史臣为其纂修实录。明制,帝亡故即设馆修实录,视为大典。初以文武臣为监修,后改以勋臣充监修官,以内阁大臣为总裁,翰林院学士充副总裁。纂修官则由内阁

  • 秘阁校理

    官名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)置,以京朝官充任,与直秘阁通掌阁事。其后,或用为外官贴职。元丰改制罢。元祐元年(1086)复置,为贴职最末一等。

  • 大陵县

    本春秋晋平陵县,战国赵改名。治今山西文水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肃侯十六年(前334),“游大陵”。武灵王十六年(前310),“游大陵”。皆即此。西汉属太原郡。东汉建安中,曹操分内迁河东的南匈奴为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