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尚扬
清湖南安仁人。咸丰二年(1852)在长沙参加太平军,后隶李秀成部。十年,随军破江南大营,占常州、苏州等地,封裨天义。次年从李世贤入浙,克龙游,擢忠裨天将。同治元年(1862),留守浙东汤溪。封宗王。三年,为叛徒出卖,被俘死难。有口供(即《李尚扬自述》)。
清湖南安仁人。咸丰二年(1852)在长沙参加太平军,后隶李秀成部。十年,随军破江南大营,占常州、苏州等地,封裨天义。次年从李世贤入浙,克龙游,擢忠裨天将。同治元年(1862),留守浙东汤溪。封宗王。三年,为叛徒出卖,被俘死难。有口供(即《李尚扬自述》)。
官名。管理苑囿。战国时秦国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十八种·内史杂》:“苑啬夫不存,县为置守,如律。”
1863—1949上海人,字庞德,号开甲。早年就读徐汇公学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)任招商局江天轮买办。二十四年起任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买办。二十八年起,陆续创办或投资上海求新机器制造厂、大德油厂、同昌油
一作张镇周。隋同安(治今安徽潜山)人。任朝请大夫。大业五年(609),炀帝遣朱宽招抚流求(今台湾)被拒,他受命与陈稜率东阳郡(治今浙江金华)兵万余人,自义安(今广东潮州)渡海击之,俘万余人而归。次年,
周代小国。《春秋》庄公五年(前689):“郳犁来来朝。”杜预注:“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。”郳因为邾之别封,亦称小邾。《春秋》僖公七年(前653):“夏,小邾子来朝”,即此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。战国时为楚
唐方镇名。光化元年(898)升昭信军防御使为节度使,初治金州(今陕西安康)。天祐二年(905)号戎昭军,寻改武定军。徙治均州(今湖北丹江口西北),久领金、均、房三州,约当今湖北大巴山以北,丹江口、保康
①(?—1549)明锦衣卫人,字用晦,号沃焦。正德进士。历任刑部主事、顺天府尹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官至刑部尚书。卒于任。②唐睿宗李旦年号(684)。
祭祀文书之一。清代祭祝用祝版。以木为之,大祀、中祀、群祀方径各有差。皇帝亲祭,先一日阅祝版。中祀、群祀,寺官赴内阁径领送祭所。
古族名。东汉时东羌的一支。分布于上郡、西河郡一带。安帝、桓帝时,参加羌民起义,活动于安定、北地、武威、张掖等地,后被击败。
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置。为武帝平南越(粤)后所置九郡之一。治儋耳县(今海南儋州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岛西部地区。始元五年(前82)并入珠崖郡。隋大业六年(610)复置。治义伦县(今儋州市西北)。
1879—1915清末湖南湘阴人,原名式匡,字韫存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留学日本,入士官学校。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,任湖南分会会长。宣统元年(1909)回国,任职山西督练公所。武昌起义后,参加山西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