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光壂
明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字康侯。贡生。崇祯十四、十五年(1641—1642),李自成攻开封时,曾参与守城,选授知县。以亲所经历口授《守汴日志》一卷。
明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字康侯。贡生。崇祯十四、十五年(1641—1642),李自成攻开封时,曾参与守城,选授知县。以亲所经历口授《守汴日志》一卷。
?—951又作牒䗶。辽皇族。字述兰。辽太宗天显时,为中台省右相。会同元年(938),出使后晋,行册礼。九年,从攻晋,战于滹沱河,获胜。大同元年(947),相州抗辽,他领兵镇压。世宗立后,
1135—1208南宋江阴军(治今江苏江阴)人,字宗卿。隆兴进士。为建康府观察推官,虞允文奇其才,奏除国子博士。有旨赐对,建言“恢复之志不可忘,恢复之事未易举”。知秀州华亭县,修复捍海堰。光宗时,以焕
地名。在今贵州贵阳市东。明天启二年(1622)水西安邦彦反,围攻省城,抚臣王三善引兵赴救,邦彦兵败退于此。
杂志名。清宣统二年六月(1910.7)在天津创刊。月刊。北洋陆军主办,章亮元主编。专刊军事论说、公牍、兵学、见闻、调查等内容。停刊时间不详。
①朝代名。明万历四十四年(1616),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,国号金史称后金。崇德元年(1636),皇太极(太宗)于沈阳称帝,改国号为清。顺治元年(1644),清军入关,迁都北京,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。
古代兵器。用以刺杀,以石、青铜或铁制成,装有竹木质的秘(柄)。青铜时代的矛,整器是在长秘上安装青铜制矛头,有的秘下端有铜鐏。考古学上常将矛头简称为矛,由身、骸两部分构成。身前端为锋,中线为脊,两侧有刃
即“谢良佐”。
128—169即郭太。东汉太原介休(今山西介休东南)人,字林宗。家世贫贱。游于洛阳,与李膺等友善。太学生推为领袖,名震京师。曾归乡里,送行者车数千辆。桓帝时,党锢事起,士人共相标榜,誉为“八顾”之一,
即“女英”。
即“云都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