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木夹

木夹

古书牒。唐宋时,各地官府传递公牍或书信,皆用两漆板夹系文书,刻字其上,谓之木夹,犹今之信封。南诏、大理地方政权亦用之。元、明、清时,云南土司以木刻传递号令,盖木夹之遗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慧思

    515—577南朝陈武津(今河南上蔡东)人,俗姓李。十五岁出家,曾受法慧文。因北方战乱,加之僧徒谋害,转移江南。梁承圣三年(554),至光州(今河南潢川)大苏山,后又入衡山修持。曾先后四次遭谋杀,未死

  • 仲父族帐常衮司

    官署名。辽北面官。耶律阿保机叔父释鲁的后代称皇族仲父房,为四帐皇族之一。专设常衮司,以掌族帐之事。

  • 召诰

    《尚书》篇名。《书序》:“成王在丰,欲宅洛邑,使召公先相宅,作《召诰》。”伪孔传认为系召公所作,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认为系周公所作。诰文总结了商代灭亡的教训,指出商“惟不敬厥德,乃早坠厥命”,谆谆告诫成王

  • 主衣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门下省。掌管御用衣服器玩等事务。设主衣都统二人为长官,下设主衣子统二人。南朝梁东宫亦设。

  • 游宗

    官名。乡里低级官吏。春秋时齐国置,见《管子·立政》。

  • 纳节

    唐宋节度使改任仆射、尚书、侍郎之称。

  • 总制钱

    南宋向地方征调的若干项财赋和杂税之总称。绍兴五年(1135),参知政事孟庾提领措置财用,设总制司,奏请令州军再增收头子钱,又先次拘收耆户长雇钱、抵当四分息钱、转运司移用钱、勘合朱墨钱、常平司七分钱、人

  • 台湾教案

    清同治七年(1868)台湾府打鼓(今高雄)英国传教士强行传教,激起公愤,兵勇和民众群集焚毁英法教堂,毙、伤教徒各一人。时值英商在台湾收购樟脑,私运出口,被地方官吏查获。事发后,英驻华公使一面要求总理衙

  • 公行子之

    战国时齐国大夫。《荀子·大略》载其曾往燕国,道遇曾参之子曾元,问燕君何如? 曾元答以志向卑下,不求贤才为辅,不足为谋。

  • 蔡叔

    又称叔度。西周“三监”之一。姬姓,名度。周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。灭商后,被封于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,以监视武庚及殷遗民。成王年幼继位,周公摄国政。他与管叔疑周公不利于成王,联合武庚作乱。周公东征,三年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