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升
元平滦路(治今河北卢龙)人,字伯高。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,预修《世祖实录》,升应奉翰林文字、修撰。武宗时出知汝宁府,政绩为诸郡第一。后历任治书侍御史、淮西道廉访使、陕西行省参知政事、河南省左丞等职。六十九岁致仕。至顺二年(1331),复起为集贤侍讲学士。
元平滦路(治今河北卢龙)人,字伯高。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,预修《世祖实录》,升应奉翰林文字、修撰。武宗时出知汝宁府,政绩为诸郡第一。后历任治书侍御史、淮西道廉访使、陕西行省参知政事、河南省左丞等职。六十九岁致仕。至顺二年(1331),复起为集贤侍讲学士。
官署名。北齐始置,隶光禄寺,设令、丞各一人。隋唐五代沿置,隶卫尉寺。掌祭祀、巡幸、朝会及王公婚礼之帐幕床席供设。唐代设令一人,正八品下;丞二人,正九品下。另有监事、掌设、幕士等。
春秋战国时之同姓诸侯国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。”
隋唐宫廷乐曲。又称法乐。原指道观所奏之曲。东晋时,用于佛教法会,含有西域音乐成分,传入中原,与清商乐结合,称为法乐。至隋,发展为法曲,以清商乐为主,音清而近雅。乐器有铙、钹、钟、磬、箫、琵琶等。唐时,
官署名。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置掌印太监一员,佥书、监工数员。管理沐浴之事。
官名合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,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,典司六典。”郑玄注:“此盖殷时制也。”孔颖达疏引《郑志》说大宗至大卜均为隶属大宰之官。
即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夏官府吏部司长官,一人,掌官员选举,权力颇重。下设小吏部下大夫、大吏部上士以佐其职,领司士上士、司勋上士、司录上士等官属。北周沿置,司勋置中大夫,不复属之。建德二年(5
①即“刘玄靖”。②即“杜光庭”。
吐蕃西市新城(今甘肃榆中北)首领。西夏毅宗谅祚拱化元年(1063),因宋攻掠,以城降夏。夏毅宗妻以宗室女,封驸马。四年,夏升西市新城为保泰军,受命镇守。大安七年(1080)因太后梁氏兄妹囚惠宗秉常,移
762—811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字丰明。先世奚族。张孝忠之子。原名升云,德宗赐今名。沉毅通书传。历定州刺史、义武军节度使,封延德郡王。贞元二十年(804)入朝,陈述河北、西北边事,德宗恨相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