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源监
铸钱场。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(1158),于中都置钱监东、西两所,东者名宝源,西者名宝丰;又于京兆置利用监;三监皆铸正隆通宝,与辽、宋旧钱及齐阜昌钱通用。
铸钱场。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(1158),于中都置钱监东、西两所,东者名宝源,西者名宝丰;又于京兆置利用监;三监皆铸正隆通宝,与辽、宋旧钱及齐阜昌钱通用。
官署名。清代云南之铸钱局。顺治十七年(1660)置局,康熙六十一年(1722)改今名。掌理本省鼓铸事宜。设监铸官一人,以云南府知府充任。
西汉置。治今山东平原县西北。属清河郡。公元352年,后赵将段勤据绎幕,自称赵帝,即此。北魏属东清河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。属德州。大业初,废入安德县。
见“谪发”。
西汉铸币名。一作榆荚钱。铜质。西汉初年,以秦钱“半两”重难用,改铸荚钱,面值仍为“半两”。因其轻薄如榆荚,故名。
即“左传”。
《诗经》中周成王的通称。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孔颖达疏:“成王继文武之后,为太平之主,特异其号,故《诗经》通称成王为曾孙也。……盖周虽文王受命,而大王亦有王迹所起,见其王业之远,故继而称曾孙。”
古国名。亦称屈霜你迦、贵霜匿。昭武九姓之一。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排香倍一带,或谓在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中间之喀沙尼亚,见《北史》、《新唐书》各《西域传》。俗信佛教,民以农为主,兼营畜牧。隋大业
即“北齐书”。
官名。西汉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均置,员各一人,有丞。东汉省。
清代内务府所领官庄之一。设庄头负责管理壮丁进行生产。每丁给地五十六亩,征棉花五十斤,交广储司备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