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万通砖志
古砖志。唐永徽五年(654)建。叙安氏先祖为安国(治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人。高祖安但于北魏初入朝,任摩诃萨宝(祆教教官)。父安巡,任隋上开府通议郎。生于开皇五年(585),死于永徽五年。1956年陕西西安枣园村出土。
古砖志。唐永徽五年(654)建。叙安氏先祖为安国(治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人。高祖安但于北魏初入朝,任摩诃萨宝(祆教教官)。父安巡,任隋上开府通议郎。生于开皇五年(585),死于永徽五年。1956年陕西西安枣园村出土。
地名。一作勐角。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、勐董河西岸。勐角,傣语音译,意为“最先开创之地”。清末与勐董同为傣族土目罕氏辖地。光绪十七年(1891)清政府授其土目罕荣高为土千总,属云南顺宁府。
?—1900清湖南长沙人,字寿蘅,号伯征。道光进士。咸丰二年(1852)简山东学政,累迁内阁学士,授兵部右侍郎。同治五年(1866)署礼部左侍郎。次年迁太常寺少卿。光绪十年(1884)晋太常寺卿。后历
即“唐中宗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周代置。掌邦国所致货贿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,拟伏波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改拟光烈将军等号。
即“脱欢①”。
西晋泰始元年(265)置。治东平舒(今大城县,北魏改名平舒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清河、海河以南,文安县、大城县以东,沧州市、海兴县以北地。属冀州。北魏改为郡。隋开皇初废。
瑶族乐神歌。分二十四段和三十六段两种。歌词逾万行,记述民族来源、迁徙、生产、游猎、风习、爱情和宗教信仰等。插有黄条沙、鹧鸪游、三逢曲、万段曲、梅花曲荷叶杯、飞江南等曲。供祭祀盘王时唱用,由三男三女分别
官名。《周礼》谓秋官司寇所属有翦氏,设下士一人及徒二人。为除虫之官。翦,翦灭之意。《周礼》治虫之官,翦氏外,尚有赤犮氏、蝈氏等,分掌除灭各种害虫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楚国置。职掌刑狱。《说苑·至公》:“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,廷理拘之。闻其令尹之族也,而释之。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:‘凡立廷理者,将以司犯王命而察触国法也。’”《七国考·楚职官》缪文远订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