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头陀教

头陀教

元代佛教的一个苦行派别。头陀(梵文Dhuta的音译)义为“抖擞”,即去掉尘垢烦恼。传自天竺,盛于南朝齐、梁。有十二种修行规定,称“头陀行”。如著粪扫衣(用被遗弃的破布缝制的僧服)、常乞食、住阿兰若(远离人家的空闲处)等。元代成为独立的教门,朝廷设诸路头陀教门都提点,各路设头陀教禅录,管理治下头陀禅师。头陀禅师与俗人诉讼,由禅录与地方官员共同裁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津圣道堂学馆

    学校名。清同治十一年(1872)由外国传教士筹设,专门招收生徒学道,以备他日传教之选。生徒以年少殷实信主又读书识字者为合格,所学课程以新旧约圣经为主,中国经书诗文次之。每日进馆先行聚祷诵经,由牧师或传

  • 台湾铁路

    清光绪二年(1876)福建巡抚丁日昌为开发台湾,加强海防,曾奏请修筑台湾铁路,后因丁离职而作罢。十三年经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准,招商集股兴筑基隆至台南铁路。次年改归官办。十七年筑成基隆至台北段。十九年

  • 金瓶堡

    地名。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金瓶岩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),松潘杨柳番入金瓶堡,即此。

  • 公服

    官员之制服。北魏太和十年(486)始制五等公服,谓朱、紫、绯、绿、青五色。诏尚书李冲与冯诞、游明根、高闾、蒋少游等议定衣冠于禁中,积六年乃成,始班赐百官。建义元年(528),尚书奏停百官公给衣冠、剑佩

  • 南海县

    隋开皇十年(590)分番禺县置,与番禺县同城而治,在今广东广州市。属广州。唐宋至明清与番禺县同为广州、广州路、广州府治。1912年废府留县,迁治佛山镇(今市)。清光绪中著名变法维新领袖康有为系本县人,

  • 邢昕

    ?一约540北魏河间鄚县(今河北任丘北)人,字子明。好学有才情。初为车骑大将军萧宝寅东閤祭酒,累迁太尉记室参军。太昌初,除中书侍郎。永熙末,入为侍读,与温子升、魏收等参掌文诏。东魏兴和中,以中军将军出

  • 天尊

    于阗李圣天年号(?)。

  • 永泰公主墓

    唐中宗第七女李仙蕙墓。乾陵陪葬墓之一。位于陕西乾县县城北原。永泰公主与夫武延基于大足元年(701)被武则天杖杀。神龙二年(706)合葬于乾陵东南。1960—1962年发掘。墓地面有覆斗形封土,原有围墙

  • 苏宝生

    南朝宋人。一名宝。宋文帝元嘉中,为国子学毛诗助教,官至南台侍御史、江宁令。孝武帝时继山谦之续撰《宋书》,元嘉名臣诸传皆其所作。

  • 别士

    墨子用语。指违背兼爱精神之士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别士之言曰:‘吾岂能为吾友之身,若为吾身;为吾友之亲,若为吾亲。’”即指对他人的饥饱、寒暖、疾病、死丧采取漠然无视之态度。参见“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