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夫家之征

夫家之征

夫税”与“家税”之合称。战国时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征派的田税和军赋。夫家即一夫一妇。夫税指按一夫受田量征收的田税,家税为按户征派的军赋。后亦因以称象征田税力役之罚赋。《周礼·地官·载师》:“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。”郑玄注:“夫税者,百亩之税。家税者,出士从车辇给徭役。”或谓此夫税虽出粟,但非一律为百亩什一之税,似有等差,家税即夫布,乃代役钱,非亲服力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辇局

    官署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殿内省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四员,又有掌辇六员。唐代殿中省沿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三员、尚辇二员。掌宫廷舆辇、伞扇,大朝会陈于庭,大祭祀陈于庙,皆伞二、翰一、扇一百五十六,事毕

  • 农会简明章程

    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农工商部奏准颁行。共二十三条。规定各省于省城设立农务总会,府厅州县酌设分会,乡镇村市酌设分所。主要从事阐明农学、创制农具、改良农产、编译农书等活动。此外规定了有关农会人员数额

  • 张伯淳

    1242—1302宋末元初崇德(今浙江桐乡)人,字师道。宋末进士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授杭州路儒学教授。后历任浙东道按察司知事、翰林直学士等职。大德四年(1300),拜翰林侍讲学士。次年,

  • 悉帝米

    即“室点密可汗”。

  • 勾践

    ?—前465又称菼执。春秋末越国国君。公元前497—前465年在位。越王允常之子。勾践三年(前494)与吴王夫差战于夫椒(今浙江绍兴北),败后求和,与范蠡入吴为人质三年。返越后与文种、范蠡等大臣共谋强

  • 烟瘴缺

    清代外官缺分之一。此缺有广东之崖州、感恩、昌化、陵水等县,广西之百色、太平、宁明、明江、镇安、泗城、凌云、西隆、西林等府、厅、州、县及忠州、河池等数十杂职,属于边俸缺。有政绩而无过失者,照例三年升擢,

  • 提点刑狱劝农副使

    见“提点刑狱公事”。

  • 见分

    佛教名词。与“相分”、“自证分”、“证自证分”同为佛教大乘有宗认识学说,合称“四分”。“见”,识见、能缘之义,八识的每一识体上都有能缘的一面,故“见分”指认识的主体。但它并不以生理器官为基础,而是“识

  • 苏观生

    1599—1647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,原名时泽,字宇霖(一作汝临)。明诸生。崇祯时官至户部员外郎,南明弘光时进户部郎中。隆武元年(顺治二年,1645),以拥立隆武帝功,擢户部侍郎,旋拜东阁大学士。次年

  • 右曹郎中

    ①宋代职方、驾部、库部、都官、比部、司门、屯田、虞部、水部郎中统称。以诸司为右曹,故名。②官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置,佐理户部右曹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