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镇
军镇名。明九边之一。治今山西大同市,防区相当于今山西外长城以南,东自山西、河北省界,西至大同市西北地区。明初在此置卫屯田。永乐中放弃兴和所后,成为京师西北门户。
军镇名。明九边之一。治今山西大同市,防区相当于今山西外长城以南,东自山西、河北省界,西至大同市西北地区。明初在此置卫屯田。永乐中放弃兴和所后,成为京师西北门户。
官署名。(1)尚书曹名。设尚书为长官。西汉成帝置,职掌吏民上书事。东汉改掌土木工程,缮治修造监池苑囿及盗贼事。三国魏改置左民曹。(2)尚书省郎曹名。设郎(郎中)为长官。三国魏置,晋分为左、右民曹。
1241—1302宋末元初南康建昌(今江西永修西北)人,字国材。南宋时任赣州通判。至元十三年(1276),降元,授同知赣州事。二十二年,应召至上都,世祖赐名赛因囊加带。二十五年,任大司农,领八道劝农营
又作职分田、公田、禄田。历代依官职品级所授的田地。作为官吏俸禄补充,或以其所得供给官吏作为俸禄,官员离职时交还。其具体规定历代有所不同。如北魏太和九年(485)均田令中规定:官吏各随近给公田,刺史十五
本通州滨海之沙洲。五代吴置崇明镇,属海门县。南宋嘉定间置盐场,其后民居繁庶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置崇明州,属扬州府。治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眮镇附近。至正七年(1347)因风涛荡激,将侵州治,十二年
隋瓷窑。盛产青瓷碗、盘、罐等日用品和文臣俑、武士俑、动物模型等。装饰方法有刻、划、印花和贴花多种。窑址在今河南安阳。
即“李守忠”。
?—1650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,字俨若,号先自。明崇祯进士。崇祯末以镇压农民起义军功,累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。南明弘光朝时,迁吏部右侍郎,旋因疏劾马士英,避祸乞休去。隆武立,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。后
金铜钱。兴定五年(1221)铸造,与“贞祐通宝”并行,每贯钞折“通宝”钱四百贯,两贯抵银一两。
管形火器。以毛竹圆厚者,长四尺许,凿通其节,止留头节为底。底节后留一尺四五寸以安木柄,柄头弧度与竹节底合,以抵竹节处,用大钉钉固;以麻绳编成辫,自柄至口紧紧缠固。筒内置润黄泥二寸,上覆一分厚大铁钱一个
宋代尚书省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等六部及寺、监发往下级官府的公文,称部符。其末必云:“符到奉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