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通宝
明开国前所铸铜币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朱元璋在应天(今江苏南京)置*宝源局铸此钱。以四百文为一贯,四十文为一两,四文为一钱。二十四年又于江西行省置货泉局与宝源局并铸。分一两、五钱、三钱、二钱、一钱五等。
大中通宝
明开国前所铸铜币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朱元璋在应天(今江苏南京)置*宝源局铸此钱。以四百文为一贯,四十文为一两,四文为一钱。二十四年又于江西行省置货泉局与宝源局并铸。分一两、五钱、三钱、二钱、一钱五等。
大中通宝
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),李克用将兵击幽州刘仁恭,至安塞军攻之,“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”,克用大败,失亡大半,即此。
见“駮马”。
亦称守丘刻石。战国时期中山国刻石。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于河北平山南七汲村西南。西距中山王墓(参见“平山中山王墓”)1、2号墓1公里余。系一块大河光石,长90厘米,宽50厘米,厚40厘米,上刻铭文两行
地方行政区名。明清对世袭土官所管府之统称。元代已有土官掌府事者,至明代始分流、土。以别于流官所辖之府,故名。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省均设。与府平级,长官为土知府。其他职官及品级均同于内地之府,有同知、通判
清雍正五年(1727)改者乐甸长官司置,属镇沅府。道光二十年(1840),省入镇沅直隶厅。在今云南镇沅县东北恩乐。
即“夫役”。
明保定安肃(今属河北)人,字士登,号泽宇。万历进士。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。爱好律历,改进圭表,增其高度,使所测回归年长度值更为精确。著有《古今律历考》、《戊申立春考证》、《邢泽宇诗集》等。
即“泾原兵变”。
清江苏江阴人,字冕之,又字勉之。好学明算。曾助李兆洛辑《地理韵编》。以沈钦裴所校明抄本《数书九章》为主,参以李锐校四库馆本,搜众说而折衷之,著《数书九章札记》、《详解九章算法札记》、《杨辉算法札记》等
东汉末陈郡扶乐(今河南太康西北)人,字曜卿。汉司徒袁滂子。初为郡功曹,迁侍御史。刘备举为茂才。后避地江淮,为袁术所辟,旋为吕布拘留。布败,乃归曹操,拜为沛南部都尉。时募民屯田,民多逃亡。因谏顺民愿否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