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外郎

外郎

①汉代对散郎之称呼。汉之郎官,有议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掌宫殿门户,出充车骑。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。《汉书·惠帝纪》:“赐民爵一级,中郎、郎中满六岁爵三级,四岁二级。外郎满六岁二级”,“谒者、执楯、执戟、武士、驺比外郎”。颜师古注引苏林曰:“外郎,散郎也。”或谓给事宫外之郎,在郎官中地位最低。②宋元时对衙门书吏之称呼。《元曲选》孟汉卿《魔合罗》二:“官人清如水,外郎白如面,水面打一合,糊涂成一片。”③明代对吏员之称呼。《日知录》卷二十四《外郎》:“今以吏员为外郎。”④官名。清代置,为衙门中的低级官员。如八旗都统衙门、驻防将军衙门、兵部武选司、盛京五部等机构内均设,员额不等,位笔帖式之下。一般由官学生考试后选用,秩从九品。属兵部武选司者,由兵部于领催内遴选咨部补授,五年期满并无过犯,经一一交待清楚,本司出具印结,咨部以八品笔帖式即用。属盛京五部者,多为汉军缺,由候补笔帖式内挨补,六年期满,除授州同、州判、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处州

    隋开皇九年(589)改永嘉郡置。相传“处士星见”于此而得名。治括苍县(今丽水市东南括苍山麓,唐改丽水县,移今丽水市西,元移今丽水市)。十二年改为括州。大业三年(607)复为永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

  • 海军提督

    官名。清末海军统领官。光绪十四年(1888)置北洋海军提督一人,从一品,统率该舰队。中日甲午战后裁。宣统元年(1909)复置海军提督一人,副都统加正都统衔,为巡洋、长江两舰队统制官。

  • 向子

    一作触子、蜀子。战国时齐将。齐湣王十七年(前284),燕将乐毅伐齐,他率军拒燕,战败,单骑而逃,莫知所向。见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、《吕氏春秋·权勋》。

  • 程公许

    南宋叙州宣化(今四川宜宾西北)人,字季与,一字希颖。嘉定进士。知崇宁县,免除预借、抑配。调施州通判,行户房公事,开利源、节浮费,使民不加赋。淳祐元年(1241)迁秘书少监。历起居舍人、中书舍人、礼部侍

  • 明英宗

    1427—1464即朱祁镇。明代皇帝。公元1435—1449年和1457—1464年在位。宣宗长子。宣德三年(1428)立为皇太子,九岁即位。年号正统。初期以*三杨辅政,后宦官王振专权。正统十四年(1

  • 江西光复

    武昌起义后,九江革命党人策动新军第五十三标、五十五标和炮兵营官兵于清宣统三年九月二日(1911.10.23)夜间起事,占领九江,推马毓宝为都督,成立九江军政府,宣告独立,切断清军从下游增援武汉之路线。

  • 武备院卿

    官名。清内务府武备院之主官。雍正初置二人,秩正三品,由内务府官员和侍卫中各简选一人补授。但仍由兼管事务大臣统掌院事。主要掌管北鞍、南鞍、甲、毡四库,修造机械,陈设兵仗。凡遇皇帝车驾巡幸,官属服櫜鞬以从

  • 宓不齐

    前521或前502—?春秋末鲁国(一说宋国)人,名不齐,字子贱。孔子学生。孔子称他是“君子哉若人”(《论语·公冶长》),为单父(今山东单县)宰,曾向孔子陈述政绩,孔子称赞说:“惜哉不齐所治者小,所治者

  • 仇?

    宋青州益都(今山东青州)人,字泰然。大观进士。历知邓城、武陟两县,多有惠政。南渡后,累迁沿海制置使,以淮西宣抚知庐州,募兵克复寿春(今安徽寿县),俘杀伪齐官兵甚众。曾建议张浚分兵二路,径取汴京,以阻金

  • 高车十二姓

    高车之十二部落。即泣伏利氏、吐卢氏(一作叱卢氏)、乙旃氏、大连氏、窟贺氏、达薄氏(一作达薄干氏)、阿仑氏、莫允氏、俟分氏、副伏罗氏、乞袁氏、右叔沛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