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议参军事
官名。(1)又称咨议参军,两晋公府皆置,掌咨询谋议军事,位在诸参军之上。南朝齐、梁、陈皆置。北魏、北齐亦置。西魏宇文泰任丞相及北周杨坚为左大丞相时,相府僚佐亦置。(2)隋三公府及诸王府各置一员,正五品上。掌咨谋众事。唐三公不开府,唯诸王府置,为闲员。
官名。(1)又称咨议参军,两晋公府皆置,掌咨询谋议军事,位在诸参军之上。南朝齐、梁、陈皆置。北魏、北齐亦置。西魏宇文泰任丞相及北周杨坚为左大丞相时,相府僚佐亦置。(2)隋三公府及诸王府各置一员,正五品上。掌咨谋众事。唐三公不开府,唯诸王府置,为闲员。
唐律令文书。房玄龄等删定《武德令》而成。凡三十卷,一千五百九十条。贞观十一年(637)颁行。全文已佚。散见于《唐会要》、《通典》和新、旧《唐书》诸志者尚多。日本人仁井田陞《唐令拾遗》中亦辑有一些佚文。
阶官名。金太医二十五阶中最末阶,秩从九品下。元沿置。
1217—1283元顺德沙河(今属河北)人,字仲谦。与刘秉忠同学。定宗二年(1247),经刘秉忠荐,入忽必烈(世祖)王府掌管教令笺奏。忽必烈征大理、攻鄂州,均从行。忽必烈即帝位,为中书左丞。至元元年(
官署名。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(546)置,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,掌管诸侯朝觐礼仪,以蕃部郎中为长官。恭帝三年(556)改以中大夫为长官,隶秋官府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简书名。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。有甲乙两种。甲种有一百六十六简,乙种有二百五十九简。“日书”二字写于乙种最后一简背面,据以得名。两种《日书》皆为卜筮书,所记均是以时日预测吉凶、判断祸福的习俗
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(汉文帝十二年,即公元前168年入葬)出土大批的简帛医书,共十四种。被定名为《足臂十一脉灸经》、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、《脉法》、《阴阳脉死候》、《却谷食气》、《产书》、《
东晋荆州刺史(后为扬州牧)桓温谋复中原之三次战役:(1)永和十年(354)帅步骑四万发江陵伐关中,破前秦太子苻苌所率五万大军于蓝田,进军灞上,三辅郡县皆归降,民争持牛酒迎劳,温临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,遂
官名。(1)商代置,职掌不详。(2)《周礼》春官太史属员。中士爵。掌王室及诸侯国图志、世系,佐太史进行各种礼仪活动。(3)即“小吏”。汉代及魏晋郡县属吏中最卑微的职吏,处理杂务。员数甚众,名目不一。《
?—前543春秋时蔡国国君。公元前591—前543年在位。名固。一称蔡景公。蔡文侯之子,即位三年,与楚、许联军攻鲁、卫以助齐。蔡景侯七年(前585),晋侵蔡,楚申、息二邑之师救蔡。四十六年,宋向戍、晋
南朝梁武帝营造佛寺诸功德时,不关材官,不用国匠,而雇用民力,以成其事,谓之雇借。武帝称此法民得其利,国得其利,我得其利。雇借之法,是南朝役法的一大变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