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身成佛
佛教名词。指不经累世修行,现世即可成佛。密宗认为,一切众生之身心,均为“大日如来”(即“法身佛”)所派生,故宣称“身”即“佛体”;“心”即“佛智”,但“凡愚”为“烦恼”所掩,而不能“自觉”,只要口诵真言(念咒),手作印契(作各种手式),心观佛尊,毋须等待来世,即身(依父母所生之体)就可成佛,亦称“现身成佛”。日僧空海著有《即身成佛义》一卷。
佛教名词。指不经累世修行,现世即可成佛。密宗认为,一切众生之身心,均为“大日如来”(即“法身佛”)所派生,故宣称“身”即“佛体”;“心”即“佛智”,但“凡愚”为“烦恼”所掩,而不能“自觉”,只要口诵真言(念咒),手作印契(作各种手式),心观佛尊,毋须等待来世,即身(依父母所生之体)就可成佛,亦称“现身成佛”。日僧空海著有《即身成佛义》一卷。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掌王畿内田猎之地政令。(2)春秋时宋国置。掌田猎时报告禽兽踪迹。《左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迹人来告曰:‘逢泽有介麋焉。’”
1592—约1676明末清初扬州泰州(今属江苏)人,一说通州(今南通)人。原姓曹,名逢春,一作遇春。十五岁时因犯法亡命盱眙(今属江苏),改姓柳,以说书为生,人称“柳麻子”。后游大江南北,师事松江名士莫
管或作关,又称叔鲜。西周初三监之一。姬姓,名鲜。周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。武王灭商后被封于管(今河南郑州),以监视武庚及殷遗民。武王死,成王年幼继位,周公代摄国政,他与蔡叔疑周公不利于成王,同武庚作乱。周
传为上古三皇之一。继地皇而兴,相传驾六羽,乘云车,出谷口,依山川土地之势分大地为九州,兄弟九人各居一方,各立城邑。
官署名。清末商部所属四司之一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。掌提倡商务、保护商人各事项,并本部司员升调补缺保奖事。置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各二人。三十二年,商部改农工商部,该司亦改为商务司。
官名。三国蜀置,尚书郎官名。亦作右选部郎。与左选郎、吏部郎同掌官吏铨选。见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戏传》。
在今天津市海河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四年(338),后赵石虎攻段辽于令支,使王华“帅舟师十万出漂渝津”,即此。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一日(1906.9.18)在南京创刊。半月刊。江南商务局主编,南洋官报局印刷,夏仁瑞、陈嘉溎、谢潘裔等主笔。以刊登商务奏议、公牍、律令为主,译录外人论说。宣统二年二月(191
中医术语。中医诊断学望诊的组成部分。指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面部病色所主的病证。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,青主肝病,赤主心病,黄主脾病,白主肺病,黑主肾病。《灵枢·五色篇》:“以五色命脏,青为肝,赤为
浏一作刘。东汉建安中分临湘县置。治今湖南浏阳市东北,因在浏水之阳得名。属长沙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入长沙县。唐景龙二年(708)于故城复置,后移今治。属潭州。元属潭州路。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