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唐
古国名。五代时十国之一。升元元年(937)徐知诰(李昪)代吴称帝,国号唐,都金陵(今江苏南京),史称南唐。在位时刷新政治,定民田税,开垦荒田,地大力强,人才众多,且据长江之险,俨然成为南方大国。其疆域承吴旧地。中主李璟时,灭闽王延政,兼并建、汀、漳、泉四州,并置剑州。有今江苏、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和福建、江西、湖南及湖北东部。共三十五州。交泰元年(958),后周军南下,割让江北十四州,去帝号、年号,称臣于后周。后主李煜时,向北宋称臣纳贡。开宝八年(975)为宋军所灭。 凡三主,共三十九年。
古国名。五代时十国之一。升元元年(937)徐知诰(李昪)代吴称帝,国号唐,都金陵(今江苏南京),史称南唐。在位时刷新政治,定民田税,开垦荒田,地大力强,人才众多,且据长江之险,俨然成为南方大国。其疆域承吴旧地。中主李璟时,灭闽王延政,兼并建、汀、漳、泉四州,并置剑州。有今江苏、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和福建、江西、湖南及湖北东部。共三十五州。交泰元年(958),后周军南下,割让江北十四州,去帝号、年号,称臣于后周。后主李煜时,向北宋称臣纳贡。开宝八年(975)为宋军所灭。 凡三主,共三十九年。
訾通资。訾家即有资财的富裕之家。《居延汉简甲编》第192号简文:“使訾家延寿里上管霸就人安故里谭昌。”此即为訾家役使雇佣劳动的例证。汉景帝以前,法律规定家财在十万以上者方得担任官职,故訾家应为家财在十
书名。清易顺鼎撰。十四卷。作者字实甫,湖南龙阳人。官广东钦廉兵备道。光绪二十年(1894)中日战争起,矢志效死沙场,投刘坤一戎幕,随同北上山海关,筹划战事。及战败和议成,复两渡台湾,以期策动刘永福抗战
升(昇)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民的抗英组织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夏,举人李芳(曾任阳江县训导)等联合广州城西北郊的石井、怀清等十几个旧有社学而成。后有八十余乡加入,团练自卫,抗击英军侵略。在籍内阁中
书名。一作《五十年大事记》。清末四明听雨楼主人撰。十九节。卷首录宣统元年(1909)赐恤诏书。本文分事业、政绩、学问、新政、吏治、育才、举贤等门记述张之洞生平,所举事例,如《马关条约》签订后密助唐景崧
亦称圈占、圈田。清朝入关后掠夺近畿土地以分给王公贵族及八旗官兵的重大事件。为清初一大弊政。顺治元年(1644)十二月,清政府以解决大批入关人员生计为由,下令将近京地区无主荒地及明朝勋戚庄田予以圈占,分
官署名。明代管理盐场、盐井之机构。掌理产盐事务。明代于都转运盐使司所属之盐场置。设大使一人为主官,下设副使等官。凡一百五十九处:两淮三十处、两浙三十五处、河间长芦二十四处、山东十九处、福建七处、广东十
官名。清会同四译馆属官。掌译朝鲜语事。初置六人,后增至八人,六品二人,七品二人,八品四人。或于内务府佐领下选习者充补,或于凤凰城无品级通事内调补,皆为满员。
①(1792—1854)清满洲正黄旗人,喜他拉氏,字荷卿。道光年间由内阁中书任军机章京。咸丰元年(1851)升云南按察使。次年迁广东布政使,旋擢湖北巡抚。太平军由湘入鄂,他因抗拒失败,被革职留任。四年
古代集市之一种。属常设集市。东晋时已出现,设于州县城郊附近。一说起源于买卖草料之定期集市,一说由于市场房舍以草盖成而得名。南朝时亦沿之,洛阳有三市,建康(今江苏南京)有四市,进行货物交易,买卖时须立契
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、曲牌。又名菩萨鬘、重叠金、花间意、梅花句等。据《教坊记》载,开元年间教坊中已有“菩萨蛮”曲名。《杜阳杂编》与《南部新书》称,宣宗大中初,女蛮国入贡,危髻金冠,缨络被体,号“菩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