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典夷乐中士

典夷乐中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掌高昌、龟兹等国传入的音乐、舞蹈的演出及其人员的管理,正二命。下设典夷乐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借徣

    又作借借、假借、徣借。(1)宋代杂税之一。约宋徽宗时,始订有借徣法,规定各级官府可在圣节向市户借用钱财。实际上官府常以借徣为名,勒索市户的财物。州、县学的上舍生、内舍生一度可免借徣,少数佛寺亦享有免除

  • 西北路招讨使司

    官署名。亦称西北路招讨府、西北路招讨司。辽北面官。掌镇抚西北诸部族,统领突吕不、奥衍、室韦、楮特等部族军及招州兵马。置招讨使为长官,下设副使、都监等职。

  • 督军粮御史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掌出征时督运军粮。隶御史台。参见“督军粮执法”。

  • 平原津

    黄河下游重要渡口。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三十七年(前210),“至平原津而病”,即此。

  • 何锁南普

    原名锁南普。元末河州(今甘肃临夏)人。东乡族,一说藏族或蒙古族。元末任河州路宣慰使。明洪武三年(1370)降明,赐姓何,任河州卫指挥同知,世袭罔替,在河州东乡(今甘肃东乡)实行土司统治。今东乡族自治县

  • 热海

    一名阗池(《汉书·陈汤传》)、大清池(《大唐西域记》)、亦息渴儿(《明一统志》)、特穆尔图卓尔、图斯库尔(《西域水道记》)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伊塞克湖。唐时为通往西域交通线所经。唐岑参有《热海行送崔侍

  • 御前行走

    清代侍卫之一种。次于御前侍卫。掌翊卫近御,常日直班内廷。于蒙古王公内特简,无定员。由御前大臣统领。

  • 益州西部都尉

    官名、政区名。东汉永平十年(67),割益州西部不韦(今施甸)、巂唐(今保山)、比苏(今云龙)、叶榆(今大理)、邪龙(今巍山)、云南(今祥云、弥渡)六县置,以郑纯为都尉,治巂唐城,管理“哀牢人、楪榆蛮夷

  • 飞云霹雳炮

    管形火器。明始用。发射之爆炸弹丸用生铁熔铸,其大如碗,其圆如球,中容火药半斤,以母炮发出。炮丸内可装入不同药料,以起爆炸、燃烧、施毒、放烟等不同作用。其炮放于架上,以铁索牵之,后用钉钉于地以固。明此类

  • 元尉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晋国军队中设军尉,负责管理为卿将驾车之军吏及训练士卒。元尉为中军之军尉。大夫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