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元晖

元晖

①(?—519)北魏宗室。字景袭。魏宣武帝时历任侍中、领右卫将军、吏部尚书、冀州刺史等。孝明帝时任尚书左仆射。曾召集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,以类相从,上起伏羲,迄于晋、宋,凡十四代,名为《科录》,计二百七十卷。②隋河南洛阳人,字叔平。先世本鲜卑拓跋氏。少好学。初仕北周,为相府中兵参军,迁武伯下大夫。出使突厥,说以利害,可汗遣使,随献方物。保定初,与崔睦使北齐,归迁振威中大夫,封义宁公。隋开皇元年(581),拜都官尚书兼太仆。出使突厥,联合玷厥可汗,抵御摄图可汗。寻转兵部尚书,监修漕渠。出为魏州刺史,有治绩。以疾去职,卒于京师,年六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辅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孙权黄龙元年(229)立孙登为太子,置左辅、右弼、辅正、翼正都尉,以辅佐之,称四友。诸葛恪自中庶子转此职。

  • 崇魔蛮

    唐西南边外少数民族。《蛮书》卷四称:“去安南管内林西原十二日程。”其今地不可考。居溪洞间,常以牛马与内地易盐。大中八年(854)后不通往来。

  • 缘陵

    春秋杞国都。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。《春秋》僖公十四年(前646):“诸侯城缘陵。”杜预注:“缘陵,杞邑。辟淮夷,迁都于缘陵。”《左传》:“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。”

  • 司调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调人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属官。正二命。下设司调下士以佐其职。北周时于其上置司调大夫,以总其事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四川省城大学堂

    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四川总督奎俊等人将中西学堂并入尊经书院扩建而成。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,暂定额数三百名,作为备斋生,二三年后设正斋、专斋,渐次建立藏书楼、译书局、博物院,以观大成而资讲习

  • 武元衡

    758—815唐河南缑氏(今偃师南)人,字伯苍。曾祖为武则天族弟。建中进士。累为华原令、比部员外郎,擢御史中丞。为官严正持平,德宗誉为“真宰相器”。元和二年(807),拜门下侍郎、同平章事,力主抑制藩

  • 南华经

    书名。又名《南华真经》,即《庄子》。

  • 莫嚣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。军吏。大夫爵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吴与楚战,莫嚣大心抚其御之手曰:今日距强敌,犯白刃,蒙矢石,战而身死,卒胜民治,全我社稷,可以庶几乎?”

  • 利用监

    ①官署名。元至元十年(1273)改资用库置。掌出纳皮货衣物之事。二十年罢。二十六年复置,升从三品。二十九年升正三品。大德十一年(1307)改为院,秩从二品。至大四年(1311)复为监。秩正三品,领以卿

  • 脚色手本

    见“脚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