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傅律

傅律

律名。关于傅籍的单行法律。秦汉时,男子至一定年龄均须向官府登记,称为“傅籍”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颜师古注:“傅,著也,言著名籍,给公家徭役也。”秦“傅律”见于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,其中规定傅籍不实者,里典、伍老及同伍之人皆应受罚。汉律对傅籍亦有规定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律,年二十三傅之畴官,各从其父畴学之,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。《汉仪注》云,民年二十三为正,一岁为卫士,一岁为材官骑士,习射御骑驰战陈。又曰年五十六衰老,乃得免为庶民,就田里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古代一种竹、木质书写材料。使用时代自先秦迄魏晋。有狭长竹片与木片两种,竹片称“简”,木片称“札”或“牍”,亦统称为“简”或“牒”。单片简或札,在使用前都要编缀成册,称为“策(册)”。竹在剖成简前,需

  • 功曹佐

    官名。汉功曹的佐吏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百六十四引《会稽典录》,谓魏朗从郡的书佐转为功曹佐,又进为功曹史。

  • 出闱

    见“入闱”。

  • 味隽斋史义

    书名。清周济撰。二卷。周氏与李兆洛、张琦、包世臣等以经世之学相切磋,于学术主张求实。认为司马迁撰《史记》,以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为主旨,其真义是欲申礼制名教之防。是书取《史记·五帝本

  • 令吏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等国置。县令属员,掌文书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仓律》:“其病者,称议食之,令吏主。”

  • 西夏纪事本末

    书名。清张鉴撰。三十六卷。宋刘温润撰《西夏须知》,孙巽编《夏国枢要》,皆仅见书目。清吴广成《西夏书事》内容简略。张氏网罗旧闻,对西夏历史,究其原委,将重要史实列为:得姓始末、夏台复入、统万堕城、乌白失

  • 封桩房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,尚书省都司置,掌钱物封桩之事。

  • 韦华

    十六国时京兆(治今陕西西安)人。仕前秦为黄门郎,后归东晋。隆安初,帅襄阳流民一万人叛晋,降于后秦姚兴。兴问晋政,答“政出多门,宽猛失中”。拜中书令,兼司徒,迁尚书右仆射、兖州刺史。义熙十二年(416)

  • 胞人长

    官名。西汉置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少府属官有胞人长、丞。颜师古注:“胞人,主掌宰割者也。胞与庖同。”即主宫中屠宰牲畜者。东汉省。

  • 献征(徵)录

    书名。一称《国朝献征录》。明焦竑撰。一百二十卷。记载明初至嘉靖的名人事迹。体例以宗室、戚畹、勋爵、内阁、六部以下各官分类标目。庶人无官者,则以孝子、义人、儒林、艺苑等目分别记载。内容极为丰富。但叙述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