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粟庐
江苏娄县(今上海松江)人,名宗海。清光绪年间曾在太湖水师营务处办事,移家吴县(今苏州)。工金石书法,擅于书画鉴别。从同里韩华卿习昆曲,尽得奥秘,创“俞派唱法”,江南、浙西昆曲界奉为宗匠。七十五岁时在百代公司录制唱片十三面。著有《度曲刍言》,未刊。其子振飞辑《粟庐曲谱》二册行世。
江苏娄县(今上海松江)人,名宗海。清光绪年间曾在太湖水师营务处办事,移家吴县(今苏州)。工金石书法,擅于书画鉴别。从同里韩华卿习昆曲,尽得奥秘,创“俞派唱法”,江南、浙西昆曲界奉为宗匠。七十五岁时在百代公司录制唱片十三面。著有《度曲刍言》,未刊。其子振飞辑《粟庐曲谱》二册行世。
见“中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”。
官名。清代福建船政长官。同治五年(1866)置。一人,特简。初为钦差大臣,正二品。光绪四年(1878)后,曾数次由地方巡抚、总督、将军等兼任,品秩不定。掌理福州船政局轮船制造事宜。
西汉始元六年(前81)置。治允吾(今甘肃永靖北盐锅峡镇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兰州市以西,青海省青海湖以东黄河、湟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地区。东汉末以后,辖境缩小,仅有今大通河下游以东地区。西晋迁治榆中(今
唐代南诏中央官制,置同伦判官两人,国君有所处分,即记之,转付六曹实施。
官名。五代后唐时,明宗李嗣源因目不知书,四方书奏由枢密使安重诲读之,但重诲亦常不晓文义。天成元年(926),孔循建议因袭唐代侍读之号,创端明殿学士,以翰林学士冯道、赵凤充之。端明殿为皇帝宴接儒臣之所,
原为芜蒌亭,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分饶阳地置县于此,属深州。大业初省入饶阳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贞观元年(627)又废。
书名。清方恺撰。一卷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列十三州,凡三篇,前编记汉魏立州郡之始,中篇列晋代郡县,后篇记惠帝以后增损之制,间有太康三年(282)更革州郡亦附于后编。但中篇郡县未列年份,舛错颇多。方氏据本书
?—前660春秋时卫国国君。公元前660年在位。名申。卫昭伯之子,黔牟之弟。卫懿公在狄人伐卫时被杀。卫人立他为君,不久即死。
官名。麴氏高昌国诸城的长官。每城遣司马、侍郎相监检校,名为城令。下设户曹、水曹、田曹等。
书名。南宋官修。二百五十卷。记神宗、哲宗、徽宗、钦宗四朝历史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),纂修神、哲、徽三朝正史,乾道二年(1166)纪成进上。四年,又进钦宗本纪,诏通为四朝国史。淳熙七年(1180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