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主病
中医术语。中医诊断学望诊的组成部分。指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面部病色所主的病证。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,青主肝病,赤主心病,黄主脾病,白主肺病,黑主肾病。《灵枢·五色篇》:“以五色命脏,青为肝,赤为心,白为肺,黄为脾,黑为肾。”另以五色辨疾病性质。青色主寒、疡、惊、风;赤色主热;黄色主虚、湿;白色主血虚、寒;黑色主痛、血瘀、劳伤。
五行大布
中医术语。中医诊断学望诊的组成部分。指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面部病色所主的病证。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,青主肝病,赤主心病,黄主脾病,白主肺病,黑主肾病。《灵枢·五色篇》:“以五色命脏,青为肝,赤为心,白为肺,黄为脾,黑为肾。”另以五色辨疾病性质。青色主寒、疡、惊、风;赤色主热;黄色主虚、湿;白色主血虚、寒;黑色主痛、血瘀、劳伤。
五行大布
书名。唐崔令钦著。一卷。令钦,博陵(治今河北定州)人,历官国子司业。本书三千字,记述开元时有关教坊设置,乐工舞工的教习、排练、演出制度、生活琐事。录有教坊曲名三百二十四个(《四库提要》误作三百二十五个
与经书相对。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阐释儒家经义之书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其为“经之支流,衍及旁义”。《后汉书·樊英传》唐李贤等注,谓有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孝经》、《春秋》等七经的纬书凡
中医术语。指舌的本体。舌诊内容之一。观察舌质色泽和形态的变化,可辨别气血津液的盈亏,邪正的衰盛,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。正常的舌质为淡红色。若舌淡属气血虚,舌红为热,舌绛为热盛,见于外感热病为热入营血。
1812—1880清末直隶永年(今属河北)人,原名河清。武式太极拳创始人。初师事杨露禅,后从陈青萍学陈式新架太极拳,融会贯通,自成一派。姿势紧凑,动作舒缓,步法严格,分清虚实,称“武式小架”。
书名。清杨守敬、熊会贞合著。四十卷。汇集明清以来研究《水经注》的诸方面成果,为郦学总结性著作。凡郦氏所征引故实,皆注明出典;于郦氏所叙水道,皆详其迁流,并于全祖望、赵一清、戴震诸家的校释,多有订正。初
古代陶器纹饰。陶器成型后,用表面刻有沟槽的木或陶制拍子拍打其外壁,在壁上留下似编篮状的印迹,故称篮纹。多见于新石器时代。簉 宋三司副使之简称。
官署名。明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。洪武十五年(1382)始置,设监察御史三至五人。掌监察百官,以时巡按所部,追核刑名,照刷卷宗;并协管在京吏部、金吾卫、旗手卫、直隶苏州府卷宗照刷工作。建文中罢。成祖即位,
书名。西晋皇甫谧撰。一卷。已佚。清王仁俊有辑本一卷,收入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》。
即今郁江上源左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郁林郡领方县:“斤南水入郁。”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郁水又东至领方县东,与斤南水合。”
历(曆)明万历朝铸行之铜币。万历四年(1576)始铸。有*金背、火漆钱,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,*鏇边钱,每文重一钱三分。初定金背八百文,火漆、鏇边各一千文抵白银一两,后因钱价增高,金背五百文即抵银一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