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官掾
官名。汉代郡国属吏,地位次于功曹,祭祀居诸吏之首,无固定职掌,凡功曹及诸曹员吏出缺即代理其职务。晋至南北朝沿置。晋中央政府诸卿、领军、护军、太子太傅、少傅等及诸郡、国皆置为僚属。南朝宋自太常至长秋,领军、护军等将军、太子二傅、诸郡亦置,主诸曹事,为重要属吏之一。齐沿置。梁诸卿、太子二傅、詹事,领军、护军、左右卫等将军,诸郡皆置,位自三班到流外四班不等。陈沿置,位八、九品不等。北齐诸卿、领护军、太子詹事、诸郡皆置。
官名。汉代郡国属吏,地位次于功曹,祭祀居诸吏之首,无固定职掌,凡功曹及诸曹员吏出缺即代理其职务。晋至南北朝沿置。晋中央政府诸卿、领军、护军、太子太傅、少傅等及诸郡、国皆置为僚属。南朝宋自太常至长秋,领军、护军等将军、太子二傅、诸郡亦置,主诸曹事,为重要属吏之一。齐沿置。梁诸卿、太子二傅、詹事,领军、护军、左右卫等将军,诸郡皆置,位自三班到流外四班不等。陈沿置,位八、九品不等。北齐诸卿、领护军、太子詹事、诸郡皆置。
书名。元方回撰。八卷。桐江指建德(今属浙江),方回任建德路总管七年,解官留居又五年,其诗初编集于此时,故以桐江名集。通行有《宛委别藏》本。另有四卷抄本,与八卷本内容相同,编次略异。传世别有《桐江续集》
官署名。(1)营缮清吏司之简称。(2)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由原工部营缮清吏司改设,归并巡警部警保司工筑科。掌督理本部直辖土木工程,稽核京外官办土木工程及经费报销,保存古迹,调查
①指三公之位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既累世台司,宾客所归。”魏晋以来开府仪同三司者亦有此称。②指尚书台、御史台等机构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。”《宋史·李宗谔传》:“尝牒
唐贞观八年(634)改南方州置。治上林县(今上林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林、马山二县及忻城县南部、来宾县西部地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为贺水郡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省入宾州。
官署名。简称淮东(道)廉访司。元代地方监察机构。直属御史台的内八道监司之一。至元十四年(1277)于淮安路置江北淮东道提刑按察司,简称淮东按察司,监扬州、淮安、高邮等路府。二十一年,迁扬州路。二十六年
清代官设钱行经纪人。康熙六十一年(1722),官方为制止钱价日涨,在大兴、宛平两县设立议平钱价之牙人。每处十二名,领帖充当。乾隆三年(1738)裁革,七年复设。
见“駮马”。
?—970辽后族。又名寅古。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,尚汧国长公主,迁群牧都林牙。穆宗时擢南京留守。通书史,少兵略。应历九年(959),后周来攻,为兵马都总管,失益津、淤口、瓦桥三关及瀛、莫、易三州。十九年
唐安禄山、史思明发动的叛乱。玄宗后期,政治黑暗,中央实力削弱,藩镇握有重兵。天宝十四载(755)十一月,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,率蕃、汉十五万军于范阳(今北京)起兵叛乱,连
书名。简称《说文》。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。东汉许慎撰。和帝永元十二年(100)撰成,至安帝建光元年(121)进献朝廷。原书十四篇,叙目一篇,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,古文、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