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州
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南建州,二年复置义州。五年废,六年再置。治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市东。至德中改为岑溪县)。辖境相当今岑溪市等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开宝中曾省入窦州,太平兴国初改为南仪州。②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宜州置。治弘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义县地。属北京路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南建州,二年复置义州。五年废,六年再置。治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市东。至德中改为岑溪县)。辖境相当今岑溪市等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开宝中曾省入窦州,太平兴国初改为南仪州。②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宜州置。治弘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义县地。属北京路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又作。农具。形状与磟碡相似,但滚筒表面有齿。其石齿作条形,木齿作尖角形。俱用于水田,击破泥块,亦有搅和作用。唐陆龟蒙《耒耜经》已有记载。
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(760)置渭北鄜坊节度使,大历六年(771)更名渭北节度使。初治坊州(治今陕西黄陵南),建中四年(783)徙治鄜州(治今陕西富县)。辖境屡变,久领鄜、坊、延三州,约东至今陕西延川、
即“银青光禄大夫”。
汉皇帝侍妾称号。与无涓等同处于妃嫔之第十四等,禄秩相当于百石官。
①唐代县丞之别称。②即“赞普”。
南朝梁人。任高凉(治今广东阳江西)太守。本北燕冯弘后裔,曾祖冯业归宋,居新会(治今广东江门)。父融,梁罗州刺史。羁旅他乡,号令不行。大同初,为其聘高凉俚族首领洗氏女为妻。守高凉(治今广东阳江西),得洗
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五日(1901.6.20)在浙江杭州创刊。旬刊。项兰生主办,胡修庐主编,林獬、孙翼中、陈叔通等编撰。以开民智、作民气、改旧俗,造成新中国为宗旨。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媚外卖
室内天花吊顶的一种做法。用方木相交构成方形、菱形或其他形式的小而密的格眼,上盖木板。实例可见今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和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。方格较大并在格心施彩绘或贴以彩色图案纸者名平棊,后者比较讲究,
梵文Kalpa的音译。“劫波”的略称。意为极久远的时节。源于印度婆罗门教,认为世界经过若干年就要毁灭,然后再重新创造出来,这个固定的周期,谓之“劫”,宣称世界要经历许多“劫”。印度教和佛教均袭用,但说
①(947—1004)北宋涿州范阳(今河北涿州)人,字德明。太平兴国进士。历知婺州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掌左藏库。判三司度支凭由催欠司,时三部各置凭由催欠司,请并为一。任江南转运使,议置临江军。知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