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义和团

义和团

①清末某些乡团的名称。咸丰同治年间,直隶、山东交界各州县,人民多习拳勇,创立乡团,名曰义和,以“自卫身家,防匪防盗,守望相助”为宗旨。凡由士绅控制,并造册报官批准者为“官团”;凡不报官批准者为“私团”或“黑团”,屡被取缔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清廷饬令各州县举办团练,各地便树旗名曰义合团或义和团。及至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时,官办团练大都参加了义和团运动。②清末民间武术团体与秘密教门的混合组织。形成于光绪二十五年,由大刀会(金钟罩)、义和拳、神拳和梅花拳等民间秘密结社互相组合、发展而成,为义和团运动的基干力量。这些刀会、拳会与秘密教门虽各自更名义和团,但互不统属。是年春,山东清平县(今高唐)大刀会、直隶景州(今河北景县)大刀会改称义和团。九月,义和拳在平原森罗殿战斗中自称义和团。山东巡抚毓贤曾于是年夏将义和拳改称义和团。各种名目的民间秘密宗教与武术团体遂纷纷更名义和团,以争取“合法”地位。次年京津地区也普遍建立义和团,迅速形成义和团运动高潮。各地团民多以农民、手工业者和贩夫为主,间有部分游民、兵勇和富人加入。成员多为二十岁上下的青年,另有妇女组织红灯照。以团、坛(场或厂)为单位,以八卦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中的一字自立团号。其中以乾字团、坎字团人多势众,分布地区广泛。各团以老师、团首、大师兄、二师兄等为首领,无统一信仰,但“神灵附体”、“刀枪不入”的信条基本一致。各坛互不统属,以传帖作联络,互相配合,并以“扶清灭洋”为口号,反对外国侵略,打击教会势力。运动失败后,冀中义和团以“扫清灭洋”相号召,继续开展斗争。旋被清军镇压。参见“义和拳”、“义和团运动”。

义和团团员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攸暨

    ?—712唐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东)人。武则天侄。初为右卫中郎将。载初元年(690)武后杀其妻,命妻太平公主。累授驸马都尉、右卫将军、散骑常侍。天授二年(691)进封定王。历任麟台监、司礼卿。性谨厚,

  • 伊循城

    在今新疆若羌县米兰东五里处。西汉昭帝元凤四年(前77),屯田于此。

  • 田市

    ?—前206秦末狄县(今山东高青东南)人。战国时齐贵族。秦末,其父田儋起兵反秦,自立为齐王。儋为秦将所杀后,被田荣立为齐王,平齐地。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,徙王胶东,治即墨(今山东平度东南)。后

  • 平丘之盟

    春秋时晋国主持的诸侯盟会。晋昭公三年(前529),晋因诸侯有离去之心,调集战车四千乘在邾国南部演武示威,旋邀鲁、齐、宋、卫、郑、曹、莒、邾、滕、薛、小邾等国君在平丘(今河南长垣南)聚会,周景王亦派卿士

  • 黄河

    最早见于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封爵之誓曰:使黄河如带,泰山如厉,国之永存,爰及苗裔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裴注引《献帝传》:“悠悠黄河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。”唐

  • ?—18汉西域莎车王。西汉元帝时,为侍子,久住长安。即位后,钦慕中原文化,治事多参行汉制,常诫其后辈须世代与汉和好。王莽代汉后,匈奴复略有西域。莎车国力较强,拒属匈奴。

  • 周累

    即“赵累”。

  • 索泮

    ?—385十六国时敦煌(治今甘肃敦煌西)人,字德林。世为冠族。初为前凉张天锡冠军将军、记室参军,迁禁中录事、羽林左监,有勤干之称。出为西郡、武威太守,政务宽和,甚为天锡敬重。前秦苻坚灭凉,以河西德望,

  • 邽巽

    即“邦巽”。

  • 王文敏公遗集

    书名。清末王懿荣撰。八卷。全书分奏疏、诗文、福文金石残稿、汉碑存目、天壤间杂记等类。对研究近代学术、伦理思想、民间风俗及封建士子的思想格局有重要参考价值。有1923年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