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水节度
八世纪中南诏阁罗凤开拓西部置镇西节度,治镇西城(在今缅甸八莫东北曼冒)。后移治丽水城(即今缅甸密支那南达罗基),改称丽水节度。辖境相当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和亲敦江上游一带。为南诏六节度之一。大理时废。
八世纪中南诏阁罗凤开拓西部置镇西节度,治镇西城(在今缅甸八莫东北曼冒)。后移治丽水城(即今缅甸密支那南达罗基),改称丽水节度。辖境相当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和亲敦江上游一带。为南诏六节度之一。大理时废。
明旌德(今属安徽)人,字致斋。正德举人,一说为进士,官南京国子监助教、盐课司提举。依宋代吴棫、朱熹,元代吴澄对《尚书》之考证,撰《尚书考异》、《尚书谱》,认为西汉孔壁所出十六篇为孔安国伪作,东晋梅赜所
古代占星术中的一种。又名望云气、候气、望氛等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春,王正月。辛亥朔,日南至。公既视朔,遂登观台以望,而书。礼也。凡分、至、启、闭,必书云物。”孔颖达疏:“诸侯有观台,所以望气祥也。
①官名。汉代自三公府至郡县皆置为佐吏,具体名称不一,太尉属吏有记室令史,郡府有主记室史,县府有记室史,皆主文书表报。三国魏定诸府记室官七品。两晋、南北朝以来有记室令史、记室督、记室参军、中记室参军等名
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东秦州置。治汧阴县(今陕西陇县东南)。周明帝二年(558)移治今陇县。隋开皇五年(585)改为汧源县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义宁二年(618)于扶风郡汧源县置陇东郡,唐武德元
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由席裕福、朱葆三创办于上海。资本约十四万元。
又名展性铸铁。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和脱碳退火而成。因其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,故名。萌芽于春秋晚期,成熟于汉魏,主要表现是:(1)脱碳退火或石墨化退火都进行得很完全,器件中心很少看到白口铁残余。(2)生
西汉元鼎四年(前113)置。治今陕西商州市。属弘农郡。东汉改属京兆尹,为侯国。三国魏改“雒”为“洛”。参见“上洛县”。
①春秋战国时辅政大臣之称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困兽犹斗,况国相乎?”②汉、晋以降诸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行政长官。参见“相(2)”。③西夏官名,位居中书令之上,总揽国家军政大计,多由外戚把持。④
①军队建制。商代置。②官名。春秋时宋国置。为六卿(执政大臣)之一,掌君臣百官教训,又与左师兼掌四乡政令。战国时齐国亦置。③官署名。战国时东周国置。
亦称无迹。西晋郭象用语。与“迹”相对。指超乎事物的形迹或现象的抽象存在,而被视为事物或现象的真实本性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郭象注:“夫有虞氏之与泰氏,皆世事之迹耳,非所以迹者也。所以迹者,无迹也,世孰名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