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圉
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:王子朝之乱,单氏“伐东圉”,即此。
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:王子朝之乱,单氏“伐东圉”,即此。
书名。儒家经典之一。多以为孔门后学所撰。今文本十八章。宣传孝道。认为,孝是天经地义之常理,处理封建伦理关系之准则,亦是治家治国之根本。宣称:“君子之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;事兄悌,故顺可移于长;居家理,
即“宣太后”。
刑具。又称三尺木之刑。起于南宋,多为酷吏所用。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全刑者曰械,曰镣,曰棍,曰桚,曰夹棍。”施刑时,以三根梃木紧夹囚犯足部。
又称黄冠、羽人、羽士等。通常指以宗教为职业的道教徒。有天真道士、神仙道士、山居道士、出家道士、在家道士和祭酒道士等六阶之分。佛教徒有时亦称道士。南北朝时,社会上习惯称佛教徒为“道人”,称道教徒为“道士
见“光禄卿”。
即“南野县”。
①唐代指御史台三院御史之为首者,分别主持三院院务,遂以其为御史之别称。见赵璘《因话录》卷五。②唐代拾遗之别称。③唐代翰林学士院之翰林学士承旨。《新唐书·沈传师传》:“召入翰林(院)为学士,改中书舍人。
又名酉溪(《水经·沅水注》)。今湖南沅水支流,汉武陵郡内五溪之一。汉至南朝时,槃瓠蛮后裔的一支酉溪蛮聚居两岸一带,与雄、、午、辰四溪所居蛮族合称“五溪蛮”。
清代销盐凭证。(1)政府每年按额数新发之引,规定销完日期,一般是年清年款。如过期未销之盐称旧盐,引称“旧引”。(2)谓新增加之额引。
十六国时赵郡(治今河北高邑西南)人。其舅高鲁仕后秦姚兴为太史令。后燕永康二年(397)范阳王慕容德遣刘藻求救于姚兴,不成而返。鲁私遣之随藻入燕献玉玺及图谶于德。及德建南燕,遂仕德及其子超,官中书侍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