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门下

门下

①汉朝郡县分曹治事,其亲近诸曹常冠以门下二字,如门下督盗贼、门下贼曹等。②魏晋南北朝时常为门下三省即散骑省 (集书省)、侍中省、西省之代称,自南朝梁及北魏孝文帝改制后专指门下省。参见“门下省”。③南齐为“侍中”别称。


1、门下吏的省称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恐其怒之,乃诫门下;有敢为魏王使通者,死。”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“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。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,辄得官爵。”

2、郡县佐吏。汉朝分曹办公,其亲近诸曹多冠以“门下”二字,如门下贼曹、门下督盗贼等。在门下办事者称门下吏,在外部办事者称外部吏。晋和南朝,门下则为州主簿、西曹录事、省事、记室、书佐的总称。

3、门下三省的代称。魏晋南北朝时常为门下三省的代称。门下三省指散骑省(集书省)、侍中省、西省。在南朝梁和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则专指门下省。

4、侍中的别称。南齐称侍中为门下,称黄门侍郎为小门下。见《南齐书·百官志·侍中、给事黄门侍郎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·门下省》。

5、对长官的敬称。朱熹《与江东陈帅书》:“不审高明,何以处此?熹则窃为门下忧之,而未敢以为贺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后两宫医令、医丞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。医令、正八品;医丞,正九品。

  • 关防

    明清印信之一。形制长方,阔边朱文。明洪武(1368—1398)年间创制。朱元璋为防止群臣予印空白证明,改用半印,以便拚合验对。取“关防严密”之意,故名。清朝部分官员用印,而临时性机构或办理财经、工程事

  • 司染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司染署,属太府寺,掌织物染色之事。设令丞为正副主官,又别领京坊、河东、信都三局丞。隋沿置,炀帝间改称织染署,改隶少府监。参见“织染署”。

  • 度支部会计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会计司主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三人,正五品。奏补。掌管本司事务。

  • 同押衙

    官名。唐末、五代盐铁、户部、度支三司所置属官。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(933)以盐铁转运使额职极多,将其设为尚书省省职,为转迁之序,位正押衙下、衙前都虞候上。

  • 盐运使

    官名。清置,为都转盐运使司长官,掌督察场民生计、商民行息、水陆运输、计算里程及往返时间等;从三品,奉天、直隶、山东、两淮、两浙、广东、四川各一人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》。民国也置盐运

  • 地政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五月十三日,国民党政府重新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,将地政署扩大为地政部,次年三月行政院缩小编制,复又裁撤。

  • 访单

    官吏考核文书。明朝考察、检选官吏时使用。由吏部密托吏科都给事中及河南道掌道御史共分咨访,填写人匿其名。隆庆(1567—1572)后改称动册。

  • 姑墨侯

    官名。西域姑墨国置,员一人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

  • 都保卫

    参见“保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