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达赖喇嘛

达赖喇嘛

佛号。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。“达赖”,蒙语,意为“大海”,“达赖喇嘛”意为“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”。明朝万历六年(1578),蒙古俺答汗始以此名尊奉锁南嘉错,称三世,并追奉其一世、二世。清朝顺治十年(1653)册封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加错为“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”,成为藏传佛教各派的最高首领。终清之世,达赖转世皆要朝廷册封。驻拉萨。所辖僧官有国师、禅师、札萨克大喇嘛、札萨克喇嘛、大喇嘛、副喇嘛、堪布等。亦掌全藏之政令,并受成于驻藏大臣。所属有辅国公、一等台吉、噶伦、仔琫商卓特巴、叶尔仓巴、朗仔辖、协尔帮、硕第巴、六品达琫、大中译等官员。又定制,大小番目及前后藏所管喇嘛缺出不准以在世达赖、班禅族属挑补,俟转世方可酌用。


前藏政教领袖。西藏地处西陲,其地方行政组织既不同于内地各省,亦有异于蒙古的盟旗制度。因宗教关系,政教二权,随时势的变迁,间有分合。西藏原分前藏、后藏与阿里三部,达赖喇嘛居于拉萨,为前藏政教领袖,班禅喇嘛居于日喀则,为后藏的政教领袖,阿里统于后藏并治于班禅。一世达赖,以法王而兼藏王,即以一身总揽政教两大权,二世达赖亦因教主而取得国王的资格,兼管政教。固始汗之世,其势力强大,将政权攘归己手,当时达赖仅掌教权。固始汗死,政权复归达赖。清雍正六年(公元1728年)因颇罗鼐平阿尔布巴等的叛乱有功,被封为郡王,总理藏政,达赖仅管宗教。乾隆十一年(公元1746年)达赖之下设四“噶布伦”管政治,受驻藏大臣的监督,以呼图克图掌理宗教。至此,政教两权,重归于达赖一人。乾隆五十九年(公元1794年)为适应事实上的需要,扩大驻藏大臣的权限,兼管政治、军事、财政,其四噶布伦与其他唐古特官的任命,均由驻藏大臣与达赖会办。至此,西藏政教大权复行划分。辛亥革命以后驻藏大臣被逐,北洋政府派遣的驻藏大员,实际上未能掌权,于是政教两权,统归达赖一人掌握,至国民党政府时期都是如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郎将

    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七年 (624) 改车骑将军为郎将,分左、右,左右卫之亲、勋一、勋二、翊一、翊二凡五府及诸卫翊府皆置,为该府中郎将之副职,各一员,正五品上。太子卫率府之亲府、勋府、翊府三府亦置,各一员

  • 正一

    ① 官名。明清道录司之职官。洪武十五年(1382)始置,左、右各一人,正六品。掌全国道教事务。详见左、右正一。② 明朝道士的第二等,地位低于全真。

  • 右宫门将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监门率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,并降为正五品,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复名右监门率。

  • 侍立修注官

    官名。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(1188),罗点自户部员外郎除起居舍人,请避其曾祖讳,乃改为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,行起居舍人之职。其后,起居郎、起居舍人有缺而用资浅者,则除权侍立修注官。

  • 太子司藏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设,属太子家令寺。置令、丞为长贰,掌东宫库藏财货出纳、营缮诸事。隋、唐沿置。

  • 管理官书局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官书局长官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京师原强学书局改归官办,遂设大臣一人总理局务。二十四年,官书局併入京师大学堂,又改称管学大臣。

  • 总统府印铸局

   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。以局长一人为主官,掌铸印及颁发印信、收缴旧印。

  • 御府丞

    官名。御府次官。两汉魏晋南朝皆置。汉秩三百石,任用宦者。魏、晋、南朝用士人。参见“御府”。官名,汉置为御府令之副,掌佐令行职事。秩三百石,用宦者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。三国、魏晋南朝用士人。参看“御

  • 里有司

    官名。里闾执事官员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与之老、里有司、伍长行里。”《歇冠子·王铁》:“伍人有勿故不奉上令,有余不足居处之状,而不辄以告里有司,谓之乱家,其罪伍长以同。”官名。春秋时齐国乡遂组织中,乡以

  • 右骁骑率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骁骑率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