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

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隶将作院,掌制造宫内金玉冠帽、束带及金银器皿。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初立金玉局,秩正五品; 至元三年(1266),升为总管府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各二员,正三品; 副达鲁花赤二员,正四品; 同知二员,从四品; 副总管二员,正五品。下辖制造司局十余所。


官署名。元中统二年(公元126年)置金玉局,次年改为总管府,后定秩为正三品,掌造宝贝金玉冠帽、系腰束带、金银器皿、并管理诸司局事务。以总管同知各二人为正副主官,达鲁花赤、副达鲁花赤各二人为监官。下设副总管、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、管勾、令史、译史、奏差。领玉局提举司、金银器盒提举司、玛瑙提举司、阳山玛瑙提举司、金丝子局、鞓带斜皮局、浮梁瓷局、画局、管领珠子民匠官,妆钉局、大小雕木局、宣德、隆兴等处玛瑙人匠提举司、温犀玳瑁局、上都金银器盒局、漆纱冠冕局、大同路采砂所、管匠都提领所、监造诸般宝贝官、收支诸物库、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面分司官

    辽朝职官类名。属南面官,非常设官,皇帝临时差遣官员,平理庶狱、采摭民情。有分决诸道滞狱使、按察诸道刑狱使、采访使。

  • 掌冶方丞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)置,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名掌冶丞。

  • 上军尉

    官名。又称“舆尉”。春秋晋置。大夫爵。晋国军制,上、中、下三军皆设军尉,掌供将、佐的驾车御官及训练士卒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 “晋悼公即位于朝,始命百官”,“卿无共御,立军尉以摄之”,“铎遏寇为上军

  • 顺德、广平、彰德等处采金铁冶都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世祖末年,置顺德、彰德、广平、卫辉、保定紫荆关五铁冶提举司,分掌六千冶户,冶炼金、铁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罢五提举司,分立广平彰德、顺德两都提举司,秩正四品,设官四员,直隶中书省

  • 运输署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“联合勤务总司令部”见该条。

  • 绩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 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绩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太子司旅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隋书·观德王雄传》: “周武帝时,(雄)为太子司旅下大夫。”正四命。东宫武官名。北周置,秩正四命,掌东宫护卫,相当于南朝太子旅贲中郎将的职任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观德王雄传》:“周武帝时

  • 田师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主管农事耕稼之官。《荀子·解蔽》: “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,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,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。有人也,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,曰精于道者也。”

  • 路织染局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属路总管府,掌织染缎匹。设官有局使、副使各一人。

  • 当御细达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。《王遗女墓志》:“尤辨鼎和,是以著称。故显祖文明太皇太后擢知御膳。至高祖幽皇后,见其出处益明,转当御细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