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补阙

补阙

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 置,左、右各二员,分隶门下、中书两省,掌供奉讽谏,天授二年(691)各增为五人,后至六人。从七品上,为士人清选。宋太宗端拱元年 (988) 改左、右司谏,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(1188)复旧称,光宗绍熙二年(1191)再改左、右司谏。辽朝置,左隶门下省左谏院,右隶中书省右谏院。金朝为正七品,隶谏院。明建文(1399~1402) 中罢六科给事中,增置左、右补阙。成祖即位,废。


官名。武则天时置,其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,有驳正诏书之权,还有举荐人员的任务。补阙分左右,左补阙属门下省,右补阙属中书省。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,南宋及元、明又设补阙,但都是随设随罢。左右补阙与左右拾遗,合称“遗补”。参看“左拾遗”、“右拾遗”。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门下省·中书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监枪号头官

    武官名。明嘉靖以后,五军、神枢、神机三大营各设监枪号头官一人,由本营派充,其地位在大号头官与中军官之间。

  • 铠甲署

    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,掌制作铠甲等,隶少府监,不久废除。

  • 正员郎

    即魏晋南北朝、隋唐时期编制以内的散骑侍郎,系与员外散骑侍郎相对而言。参见“散骑侍郎”。汉代散骑侍郎的别称。《通典·职官四·历代郎官》:“天监三年复置侍郎,视通直郎。”注:“今人或谓前代正员郎即令尚书郎

  • 左神武军上将军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右神武军大将军下。

  • 北都牧

    官名。唐朝陪都太原名誉长官。玄宗开元十一年 (723) 并州牧改置,一员,从二品,以亲王为之,实际上常以北都尹领州事。官名。唐置,即“太原牧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太子虎贲督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六品,掌东宫宿卫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东宫宿卫。

  • 领军府

    官署名。即领军将军(中领军)的官府。东汉末、三国魏即置领军将军,统禁军,护卫皇帝宫禁。虽置僚属,但未正式建府。晋、南朝、北魏沿之。北齐时正式置府、以领军将军或中领军一员为长官,掌禁卫宫掖,主朱华阁外的

  • 升朝官

    宋朝常参官别称。参见“常参官”。

  • 集贤院知书官

    官名。唐置,属集贤院,员额八人,掌分四库书。

  • 监国

    古代皇帝外出,或诸侯国的国君外出,由太子留守,处理国政,叫做监国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君行则守,有守则从,从曰抚军,守曰监国,古之制之。”三国吴也用亲信大臣监国。以后也有以诸王监国的,如五代后唐明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