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经济部

经济部
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行政院。民国二十七年(公元1938年)裁撤实业部与建设委员会成立经济部,并将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水利部分及军事委员会的第三部、第四部合并于经济部。掌理全国经济行政事务。设部长一人,综理部务;政务次长、常务次长各一人,辅助部长处理部务;参事四至六人,撰拟审核本部的法案、命令;秘书六至十人,分掌部务会议及长官交办事务,司长七人,分掌各司事务;科长十七至三十三人,科员一百三十至二百人,承长官之命令办理各科事务;技监二人,技正二十人,技士二十八人,技佐二十至三十人,会计长、统计长各一人,分理各项事务。因事务上必要得聘用顾问及专门人员,并得酌用雇员。部内设总务、管制、矿业 工业、电业、商业、企业七司;部的直辖机关有资源委员会、矿冶研究所、地质调查所,中央工业试验所。农本局,全国度量衡局,燃料管理委员会及工矿调整处等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五月十三日重新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,取消经济部设工商部,次年三月二十一日又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,行政院缩小编制,取消农林、工商两部,复设经济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代尹

    官名。北魏管理包括京都平城在内的代郡事务的最高长官。太武帝延和元年(432)改称万年尹,后复旧。设丞为次官,属官有功曹、主簿、通事及诸曹掾史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。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,

  • 小承御上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承御大夫属官,亦称承御上士。在皇帝临朝及出征时,皆侍卫左右。正三命。

  • 会同馆监督

    官名。见“会同馆”。

  • 东宫

    ①太子所居之宫。亦为太子代称。《曶鼎铭》:“以匡季告东宫,东宫乃曰。”《诗经·鄘风·硕人》:“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。”毛亨传: “东宫,齐太子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太子居东宫,因以东宫表太子。”②春秋战国诸

  • 奥鲁

    蒙古语,意为“老小营”。蒙古军出征,其老小辎重留于后方,称奥鲁。占领中原后,置奥鲁官(蒙古语称奥鲁赤)管领军户,不受地方官府统辖。元世祖至元元年(1264)以后逐渐撤销奥鲁官,改由地方官长兼领诸军奥鲁

  • 太子左卫率府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卫率。

  • 同文少卿

    官名。即鸿胪少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鸿胪少卿。

  • 国史馆馆长

    官名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设,为国史馆的长官。见“国史馆”。

  • 都管司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边防官。圣宗统和四年(公元986年)蒲奴宁曾为山后五州都管,掌五州边防军事。

  • 掌狄隶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貉隶一百二十人,掌管征貉(东北夷人之一族)所获俘虏以为奴者,以供“服不氏”役使养兽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,置掌狄隶中士,正二命;掌狄隶下士,正一命。掌管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