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称。① 同 “”,军队主将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将率不能则兵弱”。②东宫武官。秦汉詹事属官有太子卫率,东汉隶太子少傅,主门卫士。西晋武帝建东宫,初置太子中卫率,泰始五年(269)分为左右,各领一军,惠帝时愍怀太子又加前后二率。东晋省前后二率,孝武帝太元(376—396)中又置。南北朝皆置太子左、右卫率。两晋南北朝东宫事权颇重,诸率统领禁卫精兵,地位亲贵。隋朝太子左右卫、左右宗卫、左右内、左右监门各置一员为长官,正四品上或正五品上,分领诸内、外府兵、掌宿卫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左右卫率改为左右侍率、左右卫率改为左右武侍率、左右虞候开府改为左右虞候率,俱正四品,左右内率降为正五品。唐朝设太子左右率府、左右司御率府、左右清道率府、左右监门率府、左右内率府十率府各置一员为长官,正四品上,分掌兵仗、仪卫、巡警、诸门禁卫、千牛供奉等事,领诸内、外府兵。宋朝沿置,官存而无职司,或兼左春坊谒者。辽朝东宫十率府亦置。金朝东宫宫师府左右卫率府置,从五品,掌周卫导从仪仗。


1、将帅。率,通帅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将率不能则兵弱。”

2、东宫属官。秦和西汉詹事属官有太子率更,掌知漏刻;太子卫率,掌门卫,秩千石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詹事》。东汉太子属官有太子率更令一人,秩千石,掌庶子、舍人更值。有太子卫率一人,秩四百石,掌门卫士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太子少傅》。西晋置太子中卫率,后分左右,各掌一军,继而又增前后二率。东晋省前后二率。南北朝置左、右卫率。隋朝太子置左右卫率、左右宗卫率、左右内率、左右监门率,分领内外府兵掌宿卫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》。唐朝置太子左右率府、左右司御率府、左右清道率府、左右监门率府、左右内率府,各置率一人为长官,分掌兵仗、仪卫、巡警、诸门禁卫、内外府兵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》。宋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。辽金率府皆置,从五品,掌保卫、导从和仪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朝大人

    官名。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(386 )置,无常员。统率侍中已下至中散等官员。主受诏命,出入禁中,参议军国大事及奉命出使。在建国初期权力很大,尚书省设立后,遂废。

  • 太子中舍人

    东宫属官。亦简称太子中舍、中舍人、中舍。秦、汉有太子舍人,在东宫更直宿卫,西晋武帝咸宁四年(278),置中舍人四员,六品,选舍人中才学俱佳者为之,与太子中庶子共掌东宫文翰,侍从规谏太子,纠正违阙,傧相

  • 平和郎

    官名。宋徽宗宣和元年 (1119) ,改保痊郎置,为医官阶官,从七品。南宋因之。

  • 白纸坊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九年(1272)设,掌制造诏旨宣敕纸札,秩从八品。隶中书省礼部。置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官署名。元至元九年(公元1272年)始置,属礼部。秩八品,掌造诏旨宣勅纸札。其职官有大使、副使各一

  • 少府符著

    官名,为少府属官,职似符节令史,掌符著事。著:书也。蔡质《汉仪》说:“少府符著出见都官从事,持板。都官从事入少府见符著,持板。”

  • 史院

    宋朝国史院简称。

  • 典属国丞

    官名,汉置,为典属国属官,掌文书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典属国》,参看“典属国”条。

  • 教养局

    清末外城工巡局所属机构。见“外城工巡局”。

  • 两司

    官署及官名之合称。宋朝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。金朝指尚书省左、右司。元朝指中书省左、右司。清朝指布政使和按察使。清朝对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的合称。

  • 春秋晋国公卿的食禄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 “公食贡,大夫食邑,士食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