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西行院
即“淮西等路行枢密院”。
即“淮西等路行枢密院”。
官名。清末军谘府之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置。额设二员,以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、贝子、公,或从一品陆军正都统充,特简。主掌军谘府,秉承诏命,襄赞军谋。清亡,民国改称参谋总长。
汉朝官府分曹处理政事,因称官吏在官署治事为坐曹。
官名。汉代在城市中设市,为交易场所,故市令、市长纯为商业而设,不是治民之官。京师长安有两市,一市置令,属京兆尹;一市置长,属左冯翊。此外洛阳、邯郸、临淄、宛、成都均有市长。洛阳市长,西汉属大司农,东汉
官名,西汉置,属卫尉,掌旅贲卫士,以备非常。东汉省并公车司马令。旅:众也。贲:奔也,言为奔走之任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官名。又称“上驷侍卫”。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属官。掌随侍皇帝及骑试御马。乾隆六年(1741)额定二十一人。嘉庆六年 (1801) ,始令兼管堂务,与司官一体办事。阿敦,满语意为牧群。
武官名。明置,见“四卫营”。
官名。即“司士参军事”。
郡散吏名。汉代置,无实际职掌,考见“议曹掾吏”。
官名。民国置,为财政部主管政务工作的副长官,相当今天财政部副部长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契丹行宫都部署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