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淮东、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

淮东、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始立总管府,并管涟海高邮湖泊提举司、沂州等处提举司事。十六年(公元1279年)置扬州打捕达鲁花赤总管府。二十二年(公元1285年)省并为淮东、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,属宣徽院,秩正三品。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)以两淮新附手号军千户所隶本府,并分置提举司十处。掌献田岁入,以供内府,及湖泊山场渔猎,以供内膳。设总管一人为主管,以达鲁花赤一人监临之;下设同知、府判、经历、知事、提控案牍各一人,司吏六人。领淮安州、高邮、招泗、安东海州、扬州通泰处屯田打捕提举司五所;安丰庐州、镇巢等处打捕提举所两所;塔山徐邳沂州等处山场屯田提举司两所;抽分场提领所十处;满浦仓、园米棋子局、软皮局及手号军人打捕千户所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评事史

    官名。唐置,见“大理寺评事”。

  • 戊己校尉史

    官名,为戊己校尉的属吏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九月辛巳,戊己校尉史陈良、终带共贼杀校尉刁护。”

  • 左祗候郎君直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,属左祗候郎君详稳司。掌当值郎君祗应事。

  • 第一领民酋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唐朝人修史时。因避讳改称“第一领人酋长”。主要授予依附北魏政权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,可世袭,未被列为中央政权的正式官职。在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,皆未载

  • 参议院外交股审查委员会

   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、理事各一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为十一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减为七人。掌审查外交事项。

  • 护于

    匈奴王号。据《汉书·匈奴传》,乌珠留单于时,左贤王数死,以其号不祥,更名为护于。地位最尊,依次当代单于。单于授其长子为护于,欲传以国。匈奴左贤王的尊号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乌珠留单于在时,左贤王数死,

  • 中卫率

    “太子中卫率”省称。

  • 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,掌敦睦宫汉人军民之政。亦称“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左郎将

    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七年 (624) 改车骑将军为郎将,分左、右,左右卫之亲、勋一、勋二、翊一、翊二凡五府及诸卫翊府皆置,为该府中郎将之副职,各一员,正五品上。太子卫率府之亲府、勋府、翊府三府亦置,各一员

  • 殿司

    宋朝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