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普通教育司

普通教育司
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属教育部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其所掌为:一、师范学校;二、中学校;三、小学和蒙养院;四、普通实业学校;五、盲哑学校,其他残废等特种学校;六、和以上相等的各种学校;七、学龄儿童的就学;八、教员的检定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佥事、主事等。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沿置普通教育司,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《教育部组织法》规定,其职掌为:一、中等教育、小学教育、幼稚教育事项;二、师范教育事项;三、职业教育事项;四、地方教育机关的设立及变更事项;五、其他普通教育事项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,分理司事。民国三十二年(公元1943年)分为中等教育与国民教育两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禄秩

    官吏俸禄等级。《荀子·荣辱》: “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。”

  • 司驭寺大夫

    官名。见“司驭寺”。

  • 骥用库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属詹事院。设官有提点、大使各一人。

  • 武库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武库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仓场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户部所属掌管仓储之机构。详“仓场”② 。官署名。清朝有仓场衙门,属户部,其长官为仓场侍郎,掌管京仓、通仓的政令等。详见“仓场侍郎”条。

  • 外都曹奏事中散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内廷派驻在外都曹监察政务的官员。《魏书· 吕洛拔传》“后(吕)文祖以旧语译注《皇诰》,辞义通辩,超授阳平大守。未拜,转为外都曹奏事中散。”

  • 太子内直备身统军

    参见“太子内直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协镇

    清朝绿营军官副将之别称。清代对副将敬称协镇。参看“副将”条。

  • 外膳上士、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外饔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掌祭祀的割烹,陈设内装牲体鱼腊的鼎俎,并负责料理致送或宴饮宾客有关食物的事宜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外膳上士,正三命;中士,正二命;外膳下士,正一命。属天官府

  • 织染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府寺有司染署,隋沿置。炀帝时改属少府监,又置司织署,各设令及丞。大业五年(公元609年)合司织、司染为织染署。唐沿置,令一人,正八品上;丞二人,正九品上;又有府、史、监作、典事、掌固之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