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馆
官署名。清入关前皇太极的咨询机构。后金天聪三年 (1629)四月设。命儒臣入馆,分为两班,分掌翻译汉文书籍及记注本朝政事。十年三月,改为“内三院”。
官署名。清天聪三年(公元1629年)四月置于盛京,命儒臣翻译历代王朝典章制度,王先谦《东华录》谓是“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,并记国家政事,以昭信史。”文馆是清代内阁的最早的组织,供职于文馆的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,是清代最早的大学士。
官署名。清入关前皇太极的咨询机构。后金天聪三年 (1629)四月设。命儒臣入馆,分为两班,分掌翻译汉文书籍及记注本朝政事。十年三月,改为“内三院”。
官署名。清天聪三年(公元1629年)四月置于盛京,命儒臣翻译历代王朝典章制度,王先谦《东华录》谓是“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,并记国家政事,以昭信史。”文馆是清代内阁的最早的组织,供职于文馆的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,是清代最早的大学士。
见“谏院”。
近位祗应机构。辽置,见“著帐郎君院”。
官名。北齐祠部尚书所属有祠部曹,“掌医药,死丧赠赐等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官署名。明清六科之一。明洪武六年(1373)置,设给事中二人。初隶承敕监,后隶通政司。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一人,左、右给事中各一人,给事中八人。永乐 (1403—1424) 中六科自为一署。南京亦设。掌
官署名。明建文二年(1400)置。参见“左院”。
海关征税部外班洋员,属验查官。分头等、二等二级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官署名。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中秦王、齐王府置,并分左、右,太宗贞观(627—649)以后不分左、右; 置典军、副典军各二员,掌府事,领校尉、旅帅、队正、队副及帐内亲兵,侍卫陪从。
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(724)置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。参见“丽正修书院”。
官名。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置,为太医局副长官,选差知医事者充任。
明朝左右布政使之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