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套局
官署名。宋朝置,掌拣选市舶香药等第,以待贸易。南宋属太府寺。
官署名。宋置,宣和二年(公元1120年)置管勾官,南宋时隶太府寺。掌拣选市舶司交纳香料杂物,按质量分出等第并管打套事务。
官署名。宋朝置,掌拣选市舶香药等第,以待贸易。南宋属太府寺。
官署名。宋置,宣和二年(公元1120年)置管勾官,南宋时隶太府寺。掌拣选市舶司交纳香料杂物,按质量分出等第并管打套事务。
官名。见“某国详稳司”。
官吏的俸禄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“工资”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孝惠高后时……量吏禄,度官用,以赋于民。”
官名。隋朝始置,为太子左内率副贰,员一人,从四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降其品。唐朝为太子左内率府次官,员一人,从四品上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名左奉裕卫副率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内副率。北
车师后部司马,即汉朝驻车师屯护军的司马,属戊己校尉,掌护卫车师后部等国。车师分前后两部,各有王自行其政(见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)。《后汉书·孝顺帝纪》:“夏四月丙寅,车师后部司马率后部王加特奴等掩击匈奴
官场用语。宋朝举人不在原籍,于其他州府参加乡试取解,称寄应。宋制,应解试者不在原籍,而在其他州府参加考试者,称为寄应。考取后即由该地发解。
官名。汉景帝时置,与大农令为平行的官,详见“都内令丞” 。
官秩等级。汉置,三国两晋南北朝因之。次于二千石,银印青绶。西汉凡丞相司直、护军都尉、司隶校尉、西域都护、奉车都尉、驸马都尉、郡都尉等秩皆比二千石。东汉诸中郎将、光禄大夫、侍中、诸校尉也为比二千石。西汉
官名。南宋置为左藏南库主管官,以侍从官充任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兼掌西北诸部军民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墓大夫(下大夫)一人,中士八人,掌治墓地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,置掌墓中士,正二命;掌墓下士,正一命。属夏官府夏采下大夫。